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潘卓伦
编辑 | 苏淮
近日,国内第二大共享出行平台曹操出行已获证监会备案,拟赴港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凭借在出行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吉利集团的全方位赋能,曹操出行的Robotaxi业务展现出巨大潜力。据高盛预测,中国Robotaxi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25年的5400万美元蹿升至2035年的470亿美元,十年间涨幅高达757倍,而曹操出行通过十年的积累,已为这一前景广阔的赛道积聚势能。
背靠吉利,曹操出行推出定制车和车服解决方案,在有人网约车领域已成功验证了服务成本优化的路径,并搭建起完善的补能、资产管理生态体系。目前曹操出行已借助吉利生态成功搭建国内首个“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闭环生态,于今年2月28日在苏杭两地投放搭载吉利“千里浩瀚”Robotaxi解决方案的车辆开启示范运营。招股书显示,曹操出行计划于明年年底推出L4级定制Robotaxi车型,将其在有人网约车领域的优势延续到Robotaxi领域。
诸多投资人认为,曹操出行正朝着Robotaxi领军者的目标稳步迈进,有望在未来出行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上市募资也将为曹操出行继续加大在Robotaxi研发与运营方面的投入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其在该领域的竞争优势。
01
吉利赋能,定制车优化行业服务成本
在出行行业的广阔版图中,打造专属定制车辆这一构想,曾在诸多出行平台的蓝图里萌芽。然而,真正能坚定不移地在这条漫长且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持续探索,并将其实现落地且经受住市场检验的,唯有曹操出行。
根据曹操出行4月30日更新的港股IPO招股书,作为吉利集团孵化的出行平台,曹操出行与吉利集团的战略合作,让其能够深度参与车辆设计、部署、定价、销售到运营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优化乘客体验、降低车辆TCO(全周期成本)以及提升司机能源补给效率等举措构建差异化优势。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曹操出行的定制网约车队规模,已经达到34000台,规模在国内同类车队中最大。官方称计划未来为所有附属司机配备定制车,并向运力合作伙伴推广。
这些定制网约车是曹操出行基于运营用途的特殊性,专为共享出行场景设计研发的车型。因为补能更灵活便捷,保养维修更便宜等优势,成为司机的赚钱神器。
据知名咨询公司沙利文(Frost&Sullivan)的数据,枫叶80V以及曹操60两款曹操出行定制网约车的TCO(总体拥有成本)相比普通纯电动车,分别降低33%和40%,降至每公里人0.53元和0.47元。
图片:吉利·曹操60 | 来源:曹操出行官网
按1万公里算,曹操出行的定制网约车可以帮司机省上千块钱。
“这个车能换电,如果不用排队,几分钟之内就又能‘满血复活’继续跑几百公里,省下时间不管是多跑几单还是休息都很棒。”5月19日,开曹操60的网约车司机陈师傅告诉源媒汇。在曹操出行之前,他也开过其它平台的网约车。
得益于以定制网约车为代表的业务生态,曹操出行网约车司机的收入,在行业中颇具竞争力。数据显示,2022年-2024年,曹操出行网约车司机的平均每小时收入从30.9元增长到35.7元。
能赚钱,司机的积极性自然高涨,这也成为曹操出行业绩持续增长的源泉。据招股书,曹操出行的收入从2022年的76.31亿元,持续增长到2024年的146.57亿元,同时毛利率也显著提升到8.1%,在持续高投入建设定制车队及相关服务生态的同时,亏损仍不断收窄。
“感觉有了盈利曙光。”知名行业媒体人邱锴俊日前在曹操出行更新招股书时表示。
02
国内首个对标特斯拉的Robotaxi闭环生态
对于曹操出行来说,定制网约车在降本增效方面的成效,是现阶段整体经营的基础之一,但其可能性不仅限于此,而是与共享出行行业的未来——Robotaxi紧密协同。
“两年内推出完全定制化Robotaxi车型。”在2024年10月的第六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上,曹操出行CEO龚昕透露了公司在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规划。按其说法,曹操出行切入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的把握,来自公司在吉利生态内,有望完成了自动驾驶技术、整车制造以及出行平台运营三大要素的闭环。
Robotaxi的本质是“AI+制造+运营”三种能力的耦合,放眼全球,具备上述“三合一”生态闭环能力的除了去年发布CyberCab的特斯拉,就只有曹操出行,而且是国内唯一一家。
以全球自动驾驶出租车领域相对领先的Waymo为例,其仍然属于行业常见的分工模式。在自动驾驶出租车三要素中,Waymo专精于自动驾驶相关软硬件技术,但整车制造需要依赖吉利极氪、捷豹、现代等车企,目前已经实现的开放运营也仰仗Uber作为出行平台提供数据和服务支持。关键要素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容易出现问题。
以出行平台运营为例,据体验过Waymo对外开放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的媒体总结,平台无法根据实施交通状况提供最佳出行方案,不能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是目前Waymo最大的不足。
反观曹操出行,其“三合一”优势已开始显现。
今年2月,曹操出行官宣打造出国内首个全域自研闭环智驾生态系统,一批搭载最新智能驾驶系统的车辆,在苏州和杭州启动自动驾驶出租车试点运营。
结合龚昕在第六届全球智能驾驶大会上,关于自动化运营系统在2025年上线、2026年正式开放的规划,曹操出行背靠吉利,已实现自动驾驶技术、运营平台、定制车三要素的“三位一体”。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不仅可避免外部合作中因企业壁垒导致的信息损耗与响应延迟,还能实现技术迭代加速、成本控制优化、服务体验升级等。
“中国的Robotaxi将提前五年迈入战略布局期,并于2027年进入高速发展期,最终在2030年达成大规模成熟期。届时,共享出行市场将提供规模化的Robotaxi服务。”龚昕表示。
每一次技术跃迁,都是行业格局重构的契机。展望Robotaxi前景,曹操出行当下的定制车战略与自动驾驶的深度协同,已悄然为Robotaxi的发展铺就坚实的前行之路。当行业还在为单一技术节点博弈时,曹操出行已打通车辆定制、能源补给、智驾系统、运营平台的商业链路,这不仅是通向Robotaxi规模化的船票,更是定义未来出行话语权的底牌。
03
立体的共享出行产业链布局
从推动定制网约车为司机、平台提升盈利能力,到基于定制车提前布局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可以看出曹操出行的盈利路径,不仅多元化,而且立体。
现阶段,在定制车之外,曹操出行还着力打造一套能够助力网约车运营的车服解决方案,从而进一步让司机收入和平台利润空间得到提升。
据了解,曹操出行的车服解决方案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能源补给以及车服。
能源补给,主要指的是曹操出行与吉利生态密切合作,为旗下定制车建立的的换电站网络。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378个换电站可以为曹操出行的定制车提供换电服务,覆盖26个城市。
来源:曹操出行官网
而车服,则主要包括售后市场维修保养、汽车保险等车后相关服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有133家吉利授权汽车维修点为曹操出行旗下所有网约车提供服务,保养及维修费用相比行业平均水平有明显优势。
而为了让司机的车险成本降低,曹操出行将司机订单分配优先次序与其过往安全驾驶习惯挂钩,并在定制车上配备疲劳监测系统、车辆碰撞预警系统,务求让事故率尽可能降低。
曹操出行的一系列措施确有成效。据沙利文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部分运营区域的枫叶80V保险成本降低至月5800元/辆,较典型运营车辆的年均保险成本低42%。
定制车以及车服解决方案的双管齐下,曹操出行形成了从运营到业绩的良性循环。
网约车司机收入提升,服务质量水涨船高,曹操出行在中国领先共享享平台中获评“服务口碑最佳”。用户认可度高,带动平台订单量和客单价提升,帮助曹操出行作为平台方,可以在保证司机收入的前提下减少补贴,让业务状态更趋健康。
据招股书,2022年曹操出行经调整司机收入及补贴占出行服务收入的百分比为84.2%,至2024年,这一指标下降至79.0%。值得一提的是,补贴依赖减弱的同时,曹操出行旗下活跃车辆和司机反而增多。
数据显示,至2024年10月,曹操出行的活跃车辆和司机均超过59万,是2022年同期的2.7倍,成为曹操出行2024年网约车平台规模跃居行业第二的关键。
曹操出行凭借吉利的全方位赋能,从定制车到车服解决方案,再到Robotaxi布局,形成了多元立体的共享出行生态。若曹操出行成功上市,将成为共享出行行业的稀缺投资标的,未来可期。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