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军转向内攻,长城突围之战

魏牌蓝山,百公里加速5.5秒,纯电续航180公里,2024年前五个月销量同比暴涨43.53%——这台挂着魏牌标、姓“魏”的SUV,正在用实打实的市场表现,撕掉“传统高端”的旧标签。但真正让人坐进驾驶座才明白:这不是一台简单的油车转电车,而是一场由魏建军亲自操刀、从内到外的“外科手术”。我开着它穿过城市高架、盘山公路,甚至体验了暴雨夜的自动泊车,发现这背后,藏着长城汽车一场静默却凶猛的突围战。

从“坦克摇篮”到“新势力试验田”:魏牌的命,比谁都重

很多人不知道,魏牌曾是坦克300的“亲妈”。当年那台方盒子SUV的雏形,最早就是以“VV”系列的越野版本在魏牌体系内孵化。后来坦克独立,成了长城的现金牛,而魏牌却在咖啡系列的营销迷宫里越走越窄。VV7的豪华感还在老车迷记忆里,摩卡、拿铁的名字却让人恍惚——这真是个高端品牌,还是茶饮连锁?

但魏建军没放手。他用自己姓氏命名的品牌,岂能轻言放弃? 更关键的是,坦克的成功证明了中国用户愿意为“硬派”买单,但新能源时代的高端,拼的是智能、服务、体验闭环——这些,恰恰是传统4S店模式的短板。

于是,从去年5月开始,长城悄悄在全国铺开“长城智选”直营店。起初卖魏牌也卖坦克,像是试水。但最近我路过一家门店,发现坦克展车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蓝山DHT-PHEV的巨幅海报,销售话术也变了:“我们这叫‘用户中心’,不是4S店。”坦克回归经销商,魏牌独占直营——这一进一退,信号再明确不过:魏牌,要当长城的“体系内新势力”。

我特意问了店长:“产品开发团队也要并进来?”他笑着点头:“以后从你提的建议,到下一代车型的改动,可能就一个团队在跑,不用跨部门扯皮。”这不就是理想、蔚来的打法?用直营倒逼研发响应速度,用用户反馈重塑产品定义——魏牌这步棋,下得狠,也下得准。

开上蓝山,才懂什么叫“新势力体感”

我试驾的是蓝山DHT-PHEV四驱长续航版。坐进驾驶舱第一感觉:这内饰,不像长城造的。没有传统档把,换成怀挡;中控双联屏+副驾娱乐屏的“三屏联动”,UI设计简洁得像新势力App;座椅用的是NAPPA真皮+通风加热按摩全套,连门板上的缝线都对称得像艺术品。

但真正让我“哇”出声的,是动态体验。

1. 动力:5.5秒破百,却像“电车刺客”

蓝山搭载的是长城自研的Hi4-T插混系统,1.5T发动机+前后双电机,系统综合功率380kW。账面数据唬人,实际开起来更吓人——深踩电门,瞬间推背感袭来,完全没有传统混动车“先电后油”的顿挫。高速超车时,动力衔接丝滑,发动机介入几乎无感。我特意在匝道弯道测试,动力输出线性,不像某些新势力一踩就“窜”,而是稳扎稳打,像一头蓄力的豹子。

2. 操控:2.2吨的“大船”,居然能劈弯?

魏建军转向内攻,长城突围之战-有驾

蓝山车长超5.1米,整备质量2.2吨,按理说是“高速巡航利器,山路弯道累赘”。但开上盘山公路,我反而笑了。它的底盘调校明显偏向欧系风格:过弯时侧倾控制极好,悬挂支撑到位,不像某些国产大SUV软绵绵像坐船。转向手感沉稳,虚位小,高速变道时车身跟随性出乎意料。我问工程师,他说:“我们特意调硬了后悬,还优化了重心分布,就是为了不让它变成‘移动客厅’。”

3. 智能:NOA上车,但“保守”才是真负责

蓝山搭载了L2级辅助驾驶,高配版支持NOA(导航辅助驾驶)。我在高速实测,车道居中保持精准,跟车距离可调,变道提醒灵敏。但有意思的是,它的NOA逻辑偏保守——前车稍微减速,系统就提前收油,不会像某些品牌“贴屁股”式跟车。我问产品经理,他说:“我们不追求‘全自动’,而是‘安全冗余’。用户可以依赖,但不能完全放手。”

这让我想起魏建军那句“常压油箱也能合规”,长城的技术哲学,从来不是激进炫技,而是“可靠前提下的创新”。

真实用户怎么说?一位老魏粉的“真香”日记

我在车友群认识了老李,一位从VV7时代就支持魏牌的老车主。他去年换了蓝山,原话是:“以前觉得魏牌就是个‘贵一点的哈弗’,现在才明白,它是真想做高端。”

他给我讲了个细节:他父亲腿脚不便,蓝山的“离地模式”一键降低车身,方便老人上下车。这个功能不炫,但很暖。还有一次暴雨夜,他用手机APP远程启动车辆,提前开启座椅加热和空调除雾——“以前在4S店修车都得等半小时,现在在家就能搞定。”

但老李也提了意见:“车机偶尔卡顿,语音识别不如理想聪明。”我试了试,确实,呼唤“小魏同学”反应速度约1.5秒,略慢于行业第一梯队。但整体体验已远超传统车企水平,尤其OTA升级后,功能迭代明显加快。

横向对比:蓝山 vs 理想L8 vs 问界M7

维度 魏牌蓝山 理想L8 问界M7

动力形式 插电混动(DHT-PHEV) 增程式电动 增程式电动

纯电续航(WLTC) 180km 210km 200km

魏建军转向内攻,长城突围之战-有驾

零百加速 5.5秒 5.3秒 4.8秒

智能座舱 高通8155芯片+自研语音 高通8155+理想同学 鸿蒙座舱+小艺

辅助驾驶 L2+NOA(长城自研) L2+NOA(地平线) L2+ADS(华为)

价格(四驱版) 30.88万起 33.98万起 31.98万起

我的看法:

要极致智能?选问界M7,华为ADS仍是第一梯队。

要家庭舒适?理想L8的“冰箱彩电大沙发”仍是标杆。

但要“技术自研+性价比+驾驶质感”?蓝山是黑马。它不靠堆配置,而是用扎实的底盘、可靠的三电、渐进式的智能,走出一条“务实高端”路线。

魏建军的“剑”能走多远?

魏牌转型新势力,本质是用直营模式打破传统车企的“部门墙”,让产品更贴近用户。但挑战依然存在:

直营店运营成本高,短期内难盈利;

魏建军转向内攻,长城突围之战-有驾

车机智能化仍需追赶;

品牌形象从“硬派”转向“智能豪华”,需要时间沉淀。

但不可否认,蓝山的成功,让魏牌重回增长轨道。2024年销量同比增长31.55%,前五个月增速43.53%——这不仅是数字,更是用户用钱包投的票。

魏建军把枪口对准自己,砸掉熟悉的4S店模式,押注直营、押注智能、押注用户体验。这不像一场改革,更像一场“自我革命”。

写在最后:高端,到底是谁说了算?

我开着蓝山停在夜市路边,摊主大哥探头问:“这车得五十万吧?”我笑:“三十万出头。”他惊讶:“看着真不像国产。”

那一刻我懂了,真正的高端,不是标价牌上的数字,而是别人看你车时,眼里的那份不确定。

魏牌能走多远?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当一个车企老大愿意用自己的姓氏做赌注,这场突围,就注定不会平凡。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

传统车企转型新势力,最关键的一步是什么?是直营?是智能?还是品牌重塑?

评论区聊聊,我会一一回复。

魏建军转向内攻,长城突围之战-有驾

(P.S. 下次试驾高山MPV,想看吗?老铁们留言,我安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