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归来,不少媒体发现了一个变化,车企不再过度吹嘘“智能驾驶”了,安全终于回归到汽车的第一要素。
3月安徽德上高速的小米Su7事故中,三名女大学生开启小米汽车辅助驾驶智驾功能后,车辆因施工改道识别失败,径直撞上隔离桩引发爆燃。
这起惨烈的车祸事故中,三名花季少女的生命以及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的”企业家“声誉,成为汽车行业叫停”过度智驾宣传“的”药引子“。安全作为汽车最基础的属性,也成为4月23日开启的上海国际车展上众多车企重新提上宣传议程的重点。
可以说,小米汽车雷军和同为湖北老乡的三名花季少女为汽车行业关于”电池安全“以及”智驾宣传“的规范化付出了“血的代价”和”一生荣誉“。
电车撞击“不起火 不爆炸”成为强制要求
上月底的惨烈车祸尚未出炉完整调查报告,这一车祸事件发生之时,也是小米汽车和雷军处于风头最旺之时,全网流量的聚焦让全行业所有电动车车企的“电池安全”、“智能辅助驾驶安全性”成为普通人的关注重点。
4月中旬,发展过于迅猛从而乱象丛生的汽车产业,终于迎来国家监管部门的出手,关于”车用动力电池安全标准“和“智能化驾驶宣传”都有了新标准。
先是,工信部组织制定了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这一“动力电池新国标”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在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
”动力电池新国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变化:单体测试项目新增修订内容为”快充循环后安全“;电池包或系统测试项目新增热扩散、底部撞击项目,首次将”不起火、不爆炸“从企业技术储备上升为”强制性要求“!!!
“智驾宣传”必须划清“辅助”与“自动”边界
同时,这一交通事故也促使相关部门对”过度的智驾宣传“叫停。据央广网报道,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组织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这次会议的核心,就是为如今过度的智驾宣传划下红线。
会议强调,车企对智驾要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切实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工信部此次会议显然是对目前智驾宣传乱象的系统性回应。政策核心目标明确:通过规范宣传、强化准入、细化监管,划清 “辅助” 与 “自动” 的边界,倒逼产业回归技术本质。
还在进行中的2025上海国际车展上,不少媒体注意到,车企、技术供应商对于涉及智能驾驶的宣传口径都进行了调整。车企展台上均未看见“高阶智驾”“解放双手”等字样。有些企业在出行方案发布会上提到,随着工信部收紧智驾宣传,此次传播物料也进行了几版调整。为多家车企提供技术方案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的车展展台上,其工作人员也表示,涉及“高阶智驾”字样的物料都已经被撤换。
车讯007认为,正是三名花季少女的生命代价和小米雷军的企业家声誉,换来了汽车行业的纠偏,毕竟”智能驾驶的终极命题从来不是超越人类,而是守护人类“。科技应用的前提,需要有对”生命的敬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