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比亚迪,正在海外狂飙突进
“出海”这个词,已经不足以形容比亚迪在海外的凶猛势头了。这更像是一场闪电战。2024年刚开年,它就把战火烧到了全球汽车工业的心脏地带。
1月31日,三艘巨轮载着首批700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浩浩荡荡开进德国不来梅哈芬港。这画面本身就极具冲击力——来自东方的电动车,正登陆汽车发明者的故乡。德国本土的《经济周刊》直接用了“中国电动汽车的袭击”这样的字眼,语气里满是警惕。
但这仅仅是冰山一角。如果你以为比亚迪只是在欧洲小打小闹,那就大错特错了。它的算盘打得比很多人想的都要大,而且快得让人始料不及。
就在去年,比亚迪的海外销量还只是24万辆。结果你猜怎么着?今年他们内部喊出的目标是50万,直接翻倍!这野心背后,是实打实的全球落子。它在泰国建了海外首个乘用车工厂,在乌兹别克斯坦联手乌国汽车,甚至把触角伸到了匈牙利和巴西。这布局速度,堪称“基建狂魔”附体。
更狠的是它的产品定价策略。在东南亚,海豚车型直接把价格定得比当地主流燃油车还低,这简直是“降维打击”。在日本这种极度封闭的市场,它一口气推出了多款车型,摆明了要虎口夺食。以至于日本经济新闻都发出感叹,说比亚迪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改变着全球电动车市场的格局。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在中国市场靠“电比油低”卷到极致的企业,为什么一到海外就敢这么“狂”?
答案藏在它的全产业链控制力里。当别的车企还在为电池成本焦头烂额时,比亚迪自己就能造电池、电机、电控,甚至连车规级芯片都能自给自足。这种“什么都自己来”的模式,在国内被吐槽“太重”,可一旦出海,就瞬间变成了最厚的“甲”。它意味着比亚迪不用看任何供应商的脸色,可以随时根据全球任何一个市场的需求,打出最致命的价格战和技术战。
所以,别再把比亚迪出海看作简单的卖车了。这是一场基于全产业链优势的精准收割。当德国老牌车企还在为转型节奏纠结,当日本巨头对纯电路线犹豫不决时,一个从价格、技术到供应链都完全自主的对手,已经开着巨轮堵在了家门口。
这场好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