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成本高企,比亚迪更显厚道实惠!

近,固态电池成了新能源汽车圈的热门话题。各大电池厂纷纷宣称将在2026年实现量产,续航1000公里,充电10分钟,听起来是不是很心动?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固态电池的成本问题,可能让它的价格远超你的想象!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固态电池的优势:

更安全: 使用固态电解质,避免了液态电解液易燃易爆的风险。

能量密度更高: 相同体积下,能储存更多电量,续航更长。

充电更快: 理论上可以实现10分钟充满电,彻底解决充电焦虑。

然而,高昂的成本却是固态电池量产路上的“拦路虎”。

根据欣旺达的预计,即便2026年实现量产,固态电池的成本也难以控制在2元/Wh以内。以100度电池为例,仅电池成本就高达20万元!

固态电池成本高企,比亚迪更显厚道实惠!-有驾

按照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10% - 40%的比例来估算,一款搭载100度固态电池的车辆,其价格轻轻松松就会超过40万元!

这样的价格定位,无疑将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拒之门外,使得固态电池在短期内只能局限于高溢价、高价格的豪华纯电车型市场,难以实现大规模普及。

那么,固态电池为什么这么贵呢?

正极材料: 目前主流的正极材料加工难度大,制备工艺复杂,推高了成本。

固态电解质: 稳定性较差,易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反应产生剧毒气体,对生产和封装环境提出了极高要求,大幅提升了工艺复杂度与成本。

负极材料: 为解决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容易发生体积膨胀和结构破坏的问题,需要采用复杂技术手段,增加了成本。

固态电池成本高企,比亚迪更显厚道实惠!-有驾

壳体与结构件: 为满足更高的气密性要求,金属壳体成本较液态电池提升了30%。

相比之下,比亚迪在电池技术和车辆定价方面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优势,凸显出其厚道之处。

兆瓦闪充技术: 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代表了当前国内充电速率的顶尖水平,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400公里,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的充电焦虑。

亲民的价格策略: 比亚迪量产的唐L EV和汉L EV,作为5米级别的中大型SUV和轿车,顶配价格都未超过30万元,与可能搭载固态电池的高价格车型相比,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固态电池的长远布局: 比亚迪计划在2027年左右启动固态电池的批量示范装车应用,并预计在2030年将其至4万台主流车型。同时,比亚迪有着明确的固态电池降本规划,有望在未来实现固态电池成本的大幅下降。

固态电池成本高企,比亚迪更显厚道实惠!-有驾

虽然目前固态电池面临着成本高昂的困境,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成本有望逐步降低。

在成本降低的过程中,材料研发和制造工艺优化将是关键。

未来,随着固态电池成本的逐步降低和比亚迪等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我们有理由期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更加多元化和繁荣的发展局面,让更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绿色、高效的出行方式。

所以,与其期待遥不可及的固态电池,不如选择现在就能买到的性价比高的车型,比如比亚迪的唐L EV和汉L EV。

#每日汽车资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