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器不是落后技术吗?怎么理想问界卖疯了!还越卖越贵

增程器寿命才5年?这车不就是个‘快消品’嘛!车友群里一句话,像是投了颗石子,瞬间炸开锅。

这论调挺唬人的。谁愿意花几十万买个只能风光五年的大件儿?可怪就怪在这儿,一扭头看数据,2024年中国增程车销量已经冲破116.7万辆,同比猛增了78.7%。理想、问界这些牌子,就靠着这短命玩意儿,在销量榜上横着走。一边是技术纯粹派的口诛笔伐,另一边却是消费者用真金白银投出的信任票,这中间到底藏着什么猫腻?

曾经,大众中国的CEO冯思翰把话说得挺绝,直言增程是最糟糕的解决方案。技术宅们也点头,毕竟烧油发电再驱动这条路,听起来就比燃油车直驱绕远,能量转换上肯定有损失。理论是理论,可生活不是实验室。你跟一个在节假日高速服务区,眼巴巴排着队等充电桩的人谈能量转换效率,他可能只想翻个白眼。

增程器不是落后技术吗?怎么理想问界卖疯了!还越卖越贵-有驾

现实是,一线城市高峰期充电得靠抢,三四线城市充电网络覆盖率还不到四成。对于大多数只有一个车位的家庭来说,纯电车的远方,依旧是充满里程焦虑的远方。增程车就像个会变通的老好人,它不跟你争技术路线的对错,只是默默解决了问题:上下班用电,省钱又安静;周末想带家人去两百公里外的山里转转,加油就走,心里那叫一个踏实。它不是技术上的最优解,却是生活里的贴心解。

很多人以为增程车贵,是贵在了那块大电池上,其实那个看似多余的增程器,才是真正的成本黑洞。圈外流传的四千块搞定一台增程器的说法,基本是天方夜谭。一个正经的车规级增程器,成本稳稳站在一万以上。要是往中高端看,带涡轮增压、高效发电模块和智能控制系统的,五万块都打不住。车企还要为这多出来的部件,在NVH控制和动力切换平顺性上投入天文数字般的研发成本。

说到底,消费者买的,远不止是硬件本身,更是一份动力冗余带来的心理保险。这份不用规划、说走就走的底气,在充电设施还不够完美的今天,值这个价。

增程器不是落后技术吗?怎么理想问界卖疯了!还越卖越贵-有驾

现在,我们再回头看那个5年寿命的说法。这更像是个被张冠李戴的焦虑。通常说的5到8年,指的是动力电池的衰减周期,而不是专门针对增程器。更有趣的是,深蓝汽车的数据揭示了一个真相:93%的增程用户在市区出行时,几乎只用纯电模式。增程器就像汽车后备箱里的备胎,绝大多数时间都在静静躺着,真正需要它出场的机会寥寥无几。

问界的用户数据也很有意思,67%的用户家里明明有充电桩,却还是选了增程。他们图的,是省下那本可能永远也用不上的补能等待时间账。在这种以电为主、油为辅的使用模式下,增程器的实际寿命,可能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长得多。

增程器不是落后技术吗?怎么理想问界卖疯了!还越卖越贵-有驾

所以,你看,技术路线的争论还会继续,但市场的选择已经越来越清晰。增程技术正在从三十多万的豪华车,下探到十五万级别的大众市场。有专家甚至预测,到2027年,增程式和插电式车型将联手占据市场的半壁江山。或许,增程并不是一个过渡方案,而是一种在特定时期内,最懂得中国消费者真实生活的技术路线。

一位刚提了增程车的朋友说得最实在:我当然知道它技术上不完美,但它能让我在任何一个周末,带上全家老小去想去的地方,不用提前一晚焦虑地规划充电路线。对我来说,这就够了。

增程器不是落后技术吗?怎么理想问界卖疯了!还越卖越贵-有驾

所以说,这车到底值不值,或许该问问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活在别人的参数表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