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新港汽车滚装业务同比增长近七成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 通讯员 洪琳)港口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7月9日,记者从湖南省城陵矶港口集团长沙新港公司获悉,今年1至6月,长沙新港专用铁路累计到发量同比增长22%,滚装业务汽车发送量同比增长69%。稳中有进的港口数据,体现了长沙经济发展的强劲韧性。
长沙新港汽车滚装业务同比增长近七成-有驾
铁路进港打通联运“最后一公里”
虽然连日高温,但记者在长沙新港码头看到,满载各类货物的车辆络绎不绝,起重机在高空挥舞长臂,长沙新港专用铁路线上,作业人员在机械配合下正在装卸作业,整个港口一派繁荣景象。
近日,湖南发布《关于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衔接高效、绿色智能的多式联运网络,形成大宗货物及集装箱中长距离运输以水路和铁路为主的发展格局,着力降低物流成本。与2025年相比,水路、铁路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0%和14%左右,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15%左右。
“今年上半年,我们专用铁路货物到发量累计完成62.42万吨,同比增长22%。其中,5月专用铁路钢材到卸运量达10.30万吨,创历史新高。”长沙新港相关负责人说。
2023年,长沙首条疏港专用铁路在长沙新港正式通车运营,实现了港口铁路与京广线国铁干线的无缝衔接,使得长沙新港由原先的发运港、到达港转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多式联运中转港,让港口的经济腹地进一步向华北、华南和西南地区延伸。
“比如娄底涟钢生产的工业钢材,它可以直接经铁路运输至长沙新港,再从码头装船发运至上海,专用铁路线的运营,打通了水铁联运‘最后一公里’。”该负责人说,长沙新港专用铁路运营至今,主要用于承运钢材、集装箱等大宗货物。铁路进港缩短了中转距离,加上水运运量大、能效高、绿色环保的传统优势,大大降低了企业运输成本,深受市场欢迎。
长沙新港汽车滚装业务同比增长近七成-有驾
滚装业务助本土汽车品牌出海
湘江之畔,汽笛声声。来到长沙新港滚装码头库场区,一批湖南制造的整车即将从这里扬帆起航,通江达海,远销海内外。
长沙新港是全国内河36个主要港口之一,承担着我省各类货物及大型物资的输运任务。特别是这里拥有省会长沙唯一专业汽车滚装码头,随着长株潭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长沙新港滚装汽车吞吐量已突破19万大关,并实现了逐年稳步增长。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吉利等品牌的外贸出口汽车装船量超过5000台,特别是今年3月,我们单月外贸出口汽车装船量就达到了1316台,全面助力本土汽车品牌出海。”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今年以来,长沙新港与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大众、广汽埃安等车企通过“水水中转”联通长江滚装大通道,建立起常态化合作。通过精准调度港口资源,创新“港航联动+绿色通道”服务机制,主动对接汽车制造企业需求,进一步提高集港效率,完善专属堆场、加强动态联络,有效保障了商品车装卸质量与效率。今年上半年,长沙新港滚装业务运输汽车累计超2.52万台,同比增长69%。
如今,长沙新港滚装通道辐射四川、江苏、广东、福建、山东、湖北等省,打通了湘江与南美洲、北美洲、非洲的滚装航线,积极为钢铁、机械制造、汽车、电子、化工、烟花等湖南重要产业提供了货物集散服务,有力地保障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长沙新港汽车滚装业务同比增长近七成-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