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朋友去武昌万象城看车,一个紫色身影让整个展厅的顾客频繁举起手机——不是保时捷Taycan,而是定价仅21.99万起的岚图FREE+。更让我惊讶的是,销售悄悄透露:"今天签单的两位客户,一位刚退了某新势力5000元定金,另一位开着宝马X3过来置换。"这不禁让人思考:在30万级新能源SUV血海市场中,这个"央企造"凭什么让用户用钱包投票?
一、爆单背后的三重颠覆逻辑
1.1 "入门即满配"的定价暴力美学
当友商还在玩"丐版阉割+选装加价"套路时,FREE+直接把华为乾崑智驾ADS4、鸿蒙座舱5、EDC可变魔毯底盘等价值数万的配置全系标配。这种"掀桌子"式定价策略,让用户突然发现:原来21万预算不仅能买到L2.9级智驾,还有全铝底盘带来的30%轻量化提升。某汽车论坛用户"极速蜗牛"的留言很典型:"试驾完才发现,某热门SUV选装HUD+空气悬挂要多花4万6,FREE+直接打包送。"
1.2 华为技术加持的精准卡位
华为乾崑智驾系统带来的体验跃升不容忽视。在武汉光谷试驾时,其博弈式变道能力让同行媒体人惊呼"像老司机"。更关键的是,鸿蒙座舱解决了传统车企的智能化痛点——销售数据显示,超60%转单用户提及"车机流畅度"是关键决策因素。这种"央企制造+华为智能化"的组合拳,恰恰击中了既看重品控又追求科技感的轻奢人群。
1.3 用户运营的"听劝经济学"
从可调后排座椅到模拟燃油车声浪的"岚擎模式",岚图产品总监蒋焘透露的案例印证了其用户响应机制。最典型的当属上市后火速追加的"终身三电质保",这既消解了用户对电池衰减的焦虑,更展现出国家队车企的魄力。某位从奥迪Q5转定的车主评价:"传统豪华品牌三年才迭代一次车机,这里三个月就能OTA新功能。"
二、转单潮背后的消费心理变迁
2.1 从"品牌崇拜"到"技术平权"
走访北京某门店时,销售经理展示了一组有趣数据:转单用户中38%来自BBA,27%来自新势力。这些用户普遍存在"配置觉醒"——当他们发现传统豪华品牌60万车型才有的魔毯底盘,竟出现在20万级产品上时,消费决策逻辑就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2.2 央企背书的信任溢价
岚图母公司东风集团的军工级制造标准,在电池安全等隐形价值点上形成差异化。特别是全铝底盘防锈技术,对于沿海地区用户堪称刚需。正如车主吴先生所说:"华为解决智能,东风保障安全,这个组合比PPT造车更让人安心。"
2.3 交付速度的降维打击
在当前部分热门车型等车周期超10个月的背景下,FREE+"上市即交付"的策略形成独特优势。长沙某特斯拉意向客户坦言:"孩子明年都要上学了,不可能等遥遥无期的Cybertruck。"这种务实的消费观念,正在重构新能源市场的竞争维度。
三、现象级产品给行业的启示
岚图FREE+的爆红绝非偶然,它精准踩中了三个时代脉搏:用户对"伪豪华"定价的反感、对确定性交付的渴求、以及对国企技术创新的重新认知。其成功公式可概括为:
(技术诚意 × 定价效率) + (用户响应速度 ÷ 交付周期) = 当代爆款临界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