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咱们眼看着国产汽车是越做越好,心里头那份自豪感也是油然而生。
很多人换车、买车,首选就是国产品牌,觉得设计漂亮、配置高,价格还实惠,开出去也有面子。
奇瑞旗下的捷途汽车,就是这股浪潮里的一匹黑马,靠着硬朗的外观和诱人的性价比,一下子就火了,销量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
可是,就在大家觉得捷途要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网上关于它的抱怨声却越来越多,甚至可以说是集中爆发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卖得这么好的品牌,怎么会让那么多刚提了新车的车主,心里堵得慌,甚至要拉起横幅来维权呢?
这背后藏着的问题,可比咱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咱们先说说最近闹得最凶的捷途山海T2。
这车刚上市没多久,外观方方正正的,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个硬派造型去的。
可谁能想到,问题偏偏出在了最讲究科技感的那个大中控屏幕上。
根据大量车主的反馈,这个屏幕简直就像个“神经刀”,说罢工就罢工。
开着车,它可能突然开始闪烁,或者干脆就黑屏了。
这可不是小事,因为现在的新能源车,空调、导航、音乐,甚至一些基础的车辆设置,全都集成在这块屏幕里。
屏幕一瘫痪,就等于车的大脑“死机”了。
有位张先生就碰上了这种倒霉事,大热天带着一家人出门,车开到一半,中控屏突然失灵,空调怎么按都没反应。
车里瞬间变成了一个大蒸笼,老人孩子热得满头是汗,他急得手足无措,可那块屏幕就是不给面子。
他打电话给客服,对方给出的解释听着特别“高大上”,说是“国家授时中心的服务器出了问题”。
这话普通人一听就懵了,好像这事儿得怪到国家头上了。
可车主们也不傻,大家在群里一交流,发现不对劲啊,为啥同一时间,别的牌子的车都没事,就捷途的车集中出问题?
而且,很多人试了最简单的办法,把车熄火重启,可屏幕依旧我行我素,该不亮还是不亮。
这就说明,这根本不是什么服务器的问题,很可能就是车辆本身软硬件的缺陷。
花十几万买的新车,最核心的智能系统却这么不靠谱,换谁心里能舒服?
如果说T2是“脑子”不好使,那它的兄弟车型山海T1,就是“身子骨”出了毛病,而且是个能把人浇成落汤鸡的大毛病——天窗漏水。
这可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成了很多T1车主的通病。
新车买回来,看着挺好,可只要碰上大雨天,车里就开始下小雨。
雨水顺着天窗的缝隙,沿着车顶和A柱往下流,把内饰、座椅都给泡了。
有位李先生的经历就更夸张了,他的车刚买了4天,就赶上一场暴雨,结果车内严重积水。
他心里没底,就把车开到二手车市场去问问,结果人家评估师一看,直接就给他判了“死刑”,说这车从状况来看,就是一辆“泡水车”。
新车秒变泡水车,这简直是晴天霹雳。
李先生气冲冲地去找4S店理论,对方一开始还想推卸责任,说是李先生自己去外面贴了车膜,是贴膜师傅把密封条给弄坏了。
这话一说,连贴膜店都坐不住了,赶紧出来澄清,说这个锅我们不背。
后来在李先生的坚持下,4S店总算是签了一份退车协议,可没想到第二天,4S店竟然反悔了,还想把那份签了字的协议给要回去。
这种处理问题的态度,比车漏水本身更让人心寒,它暴露出的不仅仅是产品质量问题,更是售后服务的严重缺失和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
除了中控失灵和天窗漏水这些让人糟心的问题,更让人后怕的是,捷途的一些车型还被曝出了直接威胁行车安全的严重隐患。
在一些第三方的汽车质量投诉平台上,关于捷途的投诉列表看得人是触目惊心。
比如山海L7,有车主反映车身出现了生锈,还有更严重的变速器跳挡问题。
你想想看,在路上开得好好的,变速器突然从前进挡跳到了空挡,动力瞬间就没了,这在车流密集的道路上是多么危险。
还有刹车失灵、加速异常的投诉,这些已经不是小毛病了,而是随时可能引发严重事故的致命缺陷。
再比如山海T1,有车主描述了自己在高速上经历的惊魂一刻:车辆在时速一百多公里的情况下,仪表盘上所有的故障灯突然全亮,然后车子就直接熄火了。
在高速上失去动力,后果不堪设想。
面对这些关乎生命安全的问题,一些4S店的处理方式还是老一套,要么说是“偶发故障”,要么干脆以“不是质量问题”为由,让车主自费修理。
这种做法,无疑是在拿车主的生命安全当儿戏。
一边是车主们此起彼伏的投诉和维权,另一边却是捷途汽车节节攀升的销量报表,这两者放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极其讽刺的对比。
数据显示,捷途在今年前7个月累计卖出了超过34万辆车,同比增长超过两成。
这个成绩单确实漂亮,但也让人不禁要问:这么快的增长速度,是不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换来的?
捷途汽车能够快速崛起,靠的就是“高配置、低价格”的策略,用眼花缭乱的配置和比同级别合资车低一大截的价格,吸引了大量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
这个策略本身没有错,但前提是,不能在看不见的地方偷工减料,不能把本该用在质量控制和技术验证上的成本给省掉。
当一个企业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市场营销和扩大规模上时,它的品控体系还能不能跟得上飞快的生产节奏,就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咱们老百姓买一辆车,少则几万,多则十几二十万,这对于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不是一笔小钱。
我们把这笔钱投给国产品牌,不仅仅是图个便宜,更多的是一份信任和支持。
我们希望看到“中国制造”越来越强,希望自己开的车既安全又可靠。
可现在捷途的遭遇告诉我们,光有漂亮的销量是不够的。
当车主们因为车辆的各种问题而奔波在维权的路上,当他们面对厂商和4S店的推诿扯皮而感到无助时,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更是对这个品牌的信任。
而这种信任一旦崩塌,再想重建就难了。
希望捷途这次的危机,能给所有快速发展的中国车企敲响一记警钟:销量固然重要,但质量永远是品牌的生命线。
只有真正把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放在第一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得更稳、更远。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