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家走在街上,看到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车头上挂着各种新潮的牌子。
很多人心里可能都会犯嘀咕:这些车都说自己“智能”,到底智能在哪儿呢?
是不是就跟手机一样,在中控装个大屏幕,能听歌看视频,就算智能了?
还是说,这背后真有什么咱们普通人不知道的高科技?
最近在天津举办的2025年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赛力斯汽车的展台就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深入了解一下,现在顶尖的国产智能汽车,究竟发展到了什么水平,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一走进赛力斯展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里展示的不仅仅是几辆车,更像是一整套关于未来出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看到的就是摆在最显眼位置的几款问界系列车型。
比如那台新款的问界M7,很多人对它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大空间家用车”上,但这次展出的新款,重点已经悄悄转移了。
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它最大的亮点之一,是那个叫做“城区NCA”的功能。
这到底是个啥?
说白了,就是城市里高水平的辅助驾驶。
以前很多车的辅助驾驶,在高速公路上跑得还行,因为路况简单,但一进到市区,面对复杂的红绿灯、乱窜的行人和电瓶车、以及各种加塞的车辆,系统就容易“蒙圈”,需要人立马接管。
而这个城区NCA,就相当于给车子装上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的大脑。
它能够在导航的指引下,自己识别红绿灯、自己判断该走哪条车道、自己知道怎么避让行人和障碍物,甚至在遇到临时占道施工时,还能自己找路绕过去。
这就意味着,在上下班高峰期那种最堵心、最耗费精力的路段,驾驶员的压力可以大大减轻。
车子在自己稳妥地往前开,你可以稍微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这种技术的进步,解决的正是我们日常开车最头疼的痛点,这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智能”。
展台的另一边,是体型更庞大、气场更足的问界M9。
如果说M7解决的是日常通勤的烦恼,那M9展示的就是一种全新的智能生活方式。
它搭载的鸿蒙4代智能座舱,已经不满足于把手机的功能搬到车上,而是要把“家”也装进车里。
这是怎么实现的呢?
举个很实际的例子:你开着车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外面天气有点冷。
你不需要掏手机,直接在车里说一句“小艺小艺,我快到家了,准备一下”,你家里的空调就会自动打开并调到你习惯的温度,客厅的灯光会亮起,窗帘自动合上,甚至热水器都开始为你准备洗澡水。
等你打开家门的那一刻,迎接你的不再是一个冰冷空荡的屋子,而是一个已经为你准备好一切的温暖港湾。
汽车不再是一个孤零零的交通工具,而是连接你工作和家庭生活的智能中枢。
这种无缝衔接的体验,让“智能”这个词变得非常具体,也让人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向往。
当然,一台车好不好,光看外表和功能是不够的,还得看它的“底子”硬不硬。
在展馆的技术区,赛力斯展示了他们的两大“独门绝技”:一个是“魔方技术平台”,另一个是“超级增程技术”。
这个“魔方平台”听起来很玄乎,其实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非常先进和灵活的“汽车骨架”。
过去的车企,要开发一款纯电动车,得用一套专门的生产平台;要开发一款混合动力车,又得重新设计另一套平台,非常耗时耗力。
而赛力斯的这个“魔方平台”,厉害之处就在于它天生就能兼容纯电、增程、混动等多种不同的动力系统。
这就好比一个万能的建筑地基,你可以在上面盖出不同风格和功能的房子,大大提高了研发效率和灵活性。
更重要的是,这个平台在设计之初,就把“安全”刻在了骨子里。
它整合了一套覆盖超过150种驾驶场景的智能安全系统,这意味着车子能主动预判很多潜在的危险,比如突然冲出的行人、侧后方的盲区来车等等,用各种先进技术全方位地保护车内人员的安全。
而那个“超级增程技术”,更是直接瞄准了现在很多新能源车主的“心病”——续航焦虑。
不少人对增程式汽车有误解,觉得它一边烧油一边发电很多此一举。
但赛力斯用实打实的数据说话:它的增程器热效率超过了45%。
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现在世界上顶尖的汽车发动机,热效率也就在40%出头,这意味着大部分汽油燃烧的能量都变成热量浪费掉了。
而超过45%的热效率,说明赛力斯能把每一滴油的价值都利用到极致。
现场数据还显示,它烧一升油能发出3.65度电,这个转换效率也非常高。
配合上“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近300公里”的快速补能技术,这套系统几乎完美解决了长途出行的所有顾虑。
你既可以享受电车带来的平顺安静的驾驶感,又不用担心在节假日的高速服务区为了充电桩排长队,没电了就近找个加油站,几分钟就能“满血复活”,这无疑给了消费者最大的出行自由。
一台高科技的汽车,离不开顶级的制造工艺。
在智能制造展区,赛力斯通过模型和视频,向大家展示了他们智慧工厂的运作模式。
那场面相当震撼,一整排橙色的机械臂整齐划一地进行着焊接、组装,火花四溅却精准无误。
无人驾驶的小车拖着各种零部件在工厂内有序穿梭,各司其职。
整个生产线上,人的身影很少,绝大部分工作都由高度自动化的设备完成。
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每一台车的品质都能达到一个极高的、统一的标准。
电脑控制的机械臂,能保证每一个焊点的牢固程度、每一颗螺丝的拧紧力度都分毫不差,这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这也让我们看到,今天的中国制造,早已不是过去那种依靠人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在智能化、精密化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这是我们国家工业实力的体现。
最后,展馆里还有一个特殊的区域,叫“产业链伙伴展区”。
在这里,能看到像华为、宁德时代、博世这样在各自领域鼎鼎大名的企业。
这传递出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赛力斯的成功,不是一家企业单打独斗的结果,而是整个中国高端产业链协同努力的成果。
华为提供了强大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大脑”,宁德时代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动力“心脏”,还有其他众多顶级供应商一起,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
这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模式,形成了一道坚固的技术壁垒,也是中国汽车工业能够在全球激烈的竞争中实现“换道超车”的底气所在。
它展示了一种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新格局,也让我们对中国智能汽车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