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电动车最新政策:新国标落实3个时间,严查2类车、3个违法

工信部电动车最新政策:新国标落实3个时间,严查2类车、3个违法-有驾

近日,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强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 促进新产品有序供应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新国标的执行时间表与监管框架正式敲定。有3个时间、2类车和3个违法行为需要厂商和车主注意,下面一起来看看具体内容。

工信部电动车最新政策:新国标落实3个时间,严查2类车、3个违法-有驾

工信部《意见》释放信号

经常了解电动车行业的都知道,年初的时候工信部出台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而随着实施日期的接近,近日多部门相继出台新规,工信部也发布《意见》征求意见稿。

工信部电动车最新政策:新国标落实3个时间,严查2类车、3个违法-有驾

文件聚焦于新国标的全产业链适配,要求从研发设计到销售监管的每个环节均需符合。并且强调,企业需完成生产线的技术改造,确保产品通过防篡改设计、北斗定位等11项新标准检测。此举旨在通过技术升级,从源头杜绝非法改装和火灾隐患。

《意见》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与产能匹配的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体系,小型企业若无法承担技术改造成本,将面临市场出清压力

新国标落地3大时间节点

从工信部发布的文件中可以看到,有3个时间节点是需要厂商和车主们注意的,涉及到禁产和禁售等方面。

工信部电动车最新政策:新国标落实3个时间,严查2类车、3个违法-有驾

第一,2025年6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应提醒认证委托人认真评估产量销量,审慎提出旧版标准电动自行车认证委托。企业需逐步切换至新国标生产线,旧标准车型的生产进入倒计时。第二,自2025年9月1日起,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要求,包括北斗定位模块、防火阻燃材料、防篡改设计等硬性指标。

第三,2025年12月1日后,市场上仅允许销售符合新国标的车型。此前按旧标准生产的车辆需在11月30日前完成清仓,消费者已购旧标车虽可继续使用,但要提前登记上牌,防止过了时间不能上牌和上路。

严查2类车、3大违法行为

除了时间以外,工信部此次文件也表明,接下来各地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严格监管2类车,以及3大违法行为。

工信部电动车最新政策:新国标落实3个时间,严查2类车、3个违法-有驾

2类车分别是: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未获得3C认证证书的电动自行车。3类违法行为分别是:非法改装车辆、在网络平台非法销售不合格或改装车、非法销售不合格锂电池和充电。其中,非法改装包括改装车体结构、电气线路、限速装置以及擅自更换蓄电池等。

如今电动车行业已经迈入全新资质化时代,未来的监督管理也会加强,希望商家能够合法销售防止被罚,同时广大车主也要选择正规有资质的车辆,才能安心上路。

小甄总结

新国标的落地标志着电动车行业从“野蛮生长”转向“精细管理”。对厂商而言,关注旧标车淘汰和退市的时间节点,并且注意一系列非法销售行为;对用户而言,以后换车注意选择有资质的合法车辆。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电动车资讯,可以关注、推荐、转发,一起讨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