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国内车市在“金九银十”传统旺季中交出答卷。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城四大自主品牌销量数据揭晓,既展现头部车企的韧性,也折射出新能源转型中的技术博弈与市场分化。
一、销量数据:增长逻辑与结构差异
比亚迪(39.63万辆,同比-5.52%)
市场表现:纯电车型增长24.31%至20.5万辆,插混车型下滑25.58%至18.8万辆,海外市场达7.13万辆(同比+107%)成为新引擎。
技术亮点:第五代DM技术实现亏电油耗2.95L/100km,搭载车型宋PLUSDM-i(2.2万辆)持续领跑混动市场。
奇瑞(28.05万辆,同比+14.7%)
产品矩阵:风云A9L(上市首月交付破万)、捷途山海L7PLUS(旅行房车概念)贡献增量,新能源渗透率32.66%。
技术储备:鲲鹏超能电混CDM-S系统赋能瑞虎9L概念车,支持“三排平权”设计。
吉利(27.31万辆,同比+35%)
增长动能:新能源渗透率达60.49%,银河系列单月12.09万辆创历史新高,极氪9X上市13分钟订单破万。
技术路径:雷神电混8848架构支撑银河L6(月销破万)、星舰7EM-i(月销1.47万辆)等车型,主打千里高阶智驾与天地一体全域AI布局。
长城(13.36万辆,同比+23.29%)
细分市场:坦克品牌同比增14.41%,海外销量首破5万辆,方盒子车型(6.34万辆)领跑硬派越野。
技术突破:Hi4-T混动架构支撑坦克300Hi4-T(T2.E组别冠军)、二代哈弗H9柴油版(敦耐赛完赛)等车型。
二、技术解析:差异化竞争路径
比亚迪:垂直整合与全球化
超级e平台:汉L、唐L搭载800V高压架构,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km,支撑高端化突破。
天神之眼智驾:累计71万辆智驾车型下线,高速NOA功能覆盖率超90%,智能化与成本控制并重。
奇瑞:鲲鹏动力与场景化创新
鲲鹏超能电混CDM-S:瑞虎9L搭载2.0TGDI发动机+P2电机,综合功率340kW,零百加速4.3秒。
智能座舱:15.6英寸2.5K中控屏+高通8155芯片,支持全域手机互联与L2+级组合辅助驾驶。
吉利:全域AI与生态协同
雷神电混8848:馈电油耗4.55L/100km(CLTC),支持全场景智能能量管理,银河星舰7EM-i馈电续航达1300km。
神盾金砖电池:整合800V快充与高能量密度技术,适配全品牌车型,欧洲市场适配率超70%。
长城:Hi4-T混动与越野基因
Hi4-T架构:坦克300Hi4-T实现油电协同扭矩分配,攀爬比达1.08,征服50°陡坡;二代哈弗H9柴油版扭矩500N·m,热效率42%。
咖啡智能平台:CoffeePilot Ultra智驾系统支持全场景NOA,2025年覆盖50%以上车型。
三、行业观察:技术竞争与市场挑战
混动市场分化
比亚迪插混销量下滑反映主流价格带竞争加剧,吉利雷神、长城Hi4-T通过差异化技术(如馈电油耗、越野性能)抢占细分市场。
智能化军备竞赛
吉利全域AI布局(智舱+智驾)覆盖全价位,比亚迪天神之眼聚焦高速场景,奇瑞L2+级智驾渗透率超40%,技术路径呈现"场景专精"趋势。
全球化质量门槛
奇瑞欧洲市场获ENCAP五星认证,长城Hi4-T通过欧盟WVTA认证,技术合规性成出海关键。
四、收官展望:技术突围与战略聚焦
比亚迪需平衡高端化(方程豹、仰望)与大众市场(海鸥、秦PLUS),海外定价策略或面临特斯拉反攻。
吉利依托雷神电混与极氪高端线,有望冲击年度300万目标,但需解决智驾系统落地速度问题。
奇瑞风云系列需验证长期竞争力,捷途"旅行房车"概念能否转化为持续需求存疑。
长城Hi4-T混动与坦克品牌需突破越野市场天花板,Hi4-Z泛越野架构或成新增长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