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9月新国标的正式实施,各地开启电动车专项治理,重点严查非法改装,特别是解码提速,成为当前城市交通管理的重中之重,这一次北京、上海的严查也开始了,如果超速行驶将会受到罚款处罚。
电动车常见非法改装行为
非法改装一直是各地电动车的严查重点,新国标标准加强电动车的防篡改设计,目的是为了从源头上遏制非法改装。不过,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电动车的非法改装仍然存在。
常见的电动车非法改装主要包括这4种情况:
解码提速:通过篡改控制器或者使用特殊设备,破解出厂时的限速设置,使电动车超过限速要求,电动车的最高时速可达到40km/h、50km/h,甚至会更高。
加装大容量电池:一些车主为了追求更长的续航,擅自更换非标电池或者增加电池组,导致电路过载引发火灾。
改变车身结构:给电动车安装遮阳伞、遮雨棚等装置,影响车辆的稳定性能,增加了车辆的风阻,在突发情况下容易导致车辆失控;
改变灯光或音响系统:通过改装刺眼大灯,或者大分贝的音响,影响其他人的正常生活。
北京、上海严查电动车超速行驶
北京市
近日,北京市针对大量的解码提速现象,公安交警部门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加大对电动车解码提速的整治,除了严查上路的超速行为以外,还对非法改装的商家进行整治。
工作人员在重点路段使用专业的测速仪器,检测车辆空转时的最高转速,判断电动车是否经过非法解除限速装置,提高电动车时速,如果违规的话,车主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更重要的是,在本次专项治理中,执法部门进行溯源查处,对于参与改装的商家处以3~5万元罚款。
上海市
近日,上海市在主干道采取区间测速,通过使用电子装置,判断车辆在区间行驶的速度,是否存在超速行为,如果违规的话,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
需要注意的是,电动自行车必须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而且在该车道内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15公里。
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最高时速不得超过25公里,系统对轻微的操作行为给予警告教育,但是对于严重的超速,一经抓牌将会受到50~200元的罚款处罚。
严查超速,不如放宽电摩管理
对于日益严重的改装行为,行内人认为:一味的严查电动车改装,限制电动车的最高时速,不如适度的疏松,合理放宽电动摩托车的上路门槛。这才是解决解码提速的根本之道。
高效率出行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很多车主在使用电动车的时候需要有更高的通气效率,限速25公里,无法满足中长距离出行,只会迫使用户铤而走险改装电动车。
电动摩托车本身设计时速更高,无论是制动、灯光还是车架,均符合国家强制性要求的标准,可以确保电摩上路的安全。
只需要允许符合标准的电动摩托车上路,比如合法上牌照、持有驾照、购买强制险、佩戴安全头盔,允许车辆上路行驶,安全性远远超过非法改装的电动车。
如果推出电动自行车与电动摩托车分类管理体系,按照不同车主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车型,只需要符合相应标准即允许上路,让追求便捷短途的用户选择电动自行车,让需要高效率、跑长途的用户选择电动摩托车,可以彻底解决电动车的非法改装。
总结
那么,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