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F1 狂飙飞车》的网友们炸开了锅:“这片子后劲儿太狠!现在看见红绿灯都想地板油,过弯道时手痒得想打方向!”这种刻在人类DNA里的操控渴望,一定要坐进赛车的驾驶室才能得到满足吗?并不,选到一台有足够驾趣的车,日常出行也能过足操控瘾!近日广汽本田一支由27台车组成的车队,致敬品牌成立27年,开启了从上海F1赛道到8D魔幻重庆山城的非凡驾趣之旅,让众多热爱玩车的普通人沉浸式体验了一把“狂飙飞车”现实版。
从墨西哥大奖赛到中国街道:F1技术的民用化革命
广汽本田的驾趣本能,要从本田在F1赛道上的表现开始说起。本田有句名言:“只有参加赛车运动,才能造出更好的汽车。”早在1964年,本田进军汽车领域的第二年便携F1赛车杀上赛道,并凭借一辆搭载V12发动机的RA272赛车于1965年摘得墨西哥大奖赛的分站冠军。2026赛季,本田将以阿斯顿马丁动力供应商的身份重返F1,继续成就F1赛道传奇。
半个多世纪以来,本田将F1赛道上验证的动力技术、材料经验,逐步渗透到量产车型中。
作为本田在华的重要企业,广汽本田旗下产品也传承了这份F1血统,拥有“平民跑车”飞度、“民用F1”型格、新驾趣纯电SUV P7等诸多拥有纯粹驾趣的产品。
HA新架构:把赛道经验焊进家用车平台
广汽本田HA新架构的诞生,堪称赛道基因民用化的教科书案例,基于这一架构打造的产品,比如皓影、型格、雅阁等,天生就有出色的运动底子。
过弯不侧倾,刹车不点头,很多开过皓影的车友都表示这车开起来跟传统SUV大不一样,让人越开越上瘾!而雅阁、型格均采用轿跑车身设计,重心更低,开起来有种贴地飞行的快乐。
智电时代,广汽本田云驰纯电W架构同样具备高刚性、低重心、轻量化的底层逻辑优势,该架构的首款车型P7更是达成50:50车身前后配重比,开起来更加人车合一。
i-MMD混动:F1能量哲学的效率巅峰
型格、雅阁搭载的第四代i-MMD混动系统,藏着本田F1车队的能量密码。F1赛车追求 “每一滴燃油榨干最后1J能量”,这种极致效率观让本田i-MMD独特的“电驱为主”逻辑不断进化。
简单来讲,就是将同样的油转化出更多的能量,雅阁e:PHEV曾跑出过2132.7公里的极限续航。而型格e:HEV百公里油耗仅4.39L,同时也是零百加速7秒俱乐部成员,对于家用车来说,这种“又快又省”的矛盾统一,正是赛道技术反哺民用的最佳诠释。
内燃机领域,本田被“动力偏执狂”,屡获沃德十佳奖项。雅阁、皓影等产品搭载的1.5T地球梦发动机,在VTEC技术技术加持下,实现最大182Ps/240N·m,开起来动力充沛,并以随叫随到的油门响应无缝配合驾驶员对于动力的需求,解锁更加畅快由心的提速体验。
底盘调校:用F1工程师的屁股定义舒适
F1赛道上,驾驶员要对路况有着清晰的感知,以便出给最佳的操控策略,经典的说法是“轮胎压过一枚硬币也有感知”。广汽本田同样将这一逻辑融入到产品中,也加入家用所需要的舒适性调校,底盘避震做到该软软、该硬硬。
作为同级操控标杆的雅阁,在经由F1磨练出的底盘平衡术和MMS运动管理系统等驾控“黑科技”赋能下,实现了更高级质感的行驶品质。而大家认为往往无操控可谈的MPV车型,广汽本田同样不含糊,奥德赛底盘紧实且具有韧性,回馈给驾驶者清晰的操控手感,最小仅5.4米的转弯半径更是让它轻松胜任城市巷道“攻坚战”!
从1965年墨西哥赛道的轰鸣声,到2026年重返F1的壮志,本田正用F1赛道的技术沉淀告诉行业:汽车的本质从来不是移动的智能终端,而是驾驶者与机械的灵魂共鸣。这份刻在基因里的驾趣追求,同样流淌在广汽本田的每一款产品血脉中。
如果你向往方向盘握在手中的掌控感,迷恋油门与动力之间的默契回应,那么广汽本田将是与你心意相通的最佳CP!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