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在梳理好产品定位和解决了管理问题后,推出了小鹏M03和小鹏P7+两款车型,并且取得了较好的销量,两款车型也帮助小鹏重回新势力品牌头部,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的销量数据,小鹏即将推出全新G7,作为一款中型纯电SUV,小鹏G7拥有25万左右定价,并试图与特斯拉Model Y和小米YU7等车型展开竞争,接下来我们就从多个维度来看看这款车型的表现。
产品力解析
小鹏G7延续了品牌标志性Robot Face设计哲学,封闭式前脸与三段式LED贯穿灯带的组合,分体式大灯组位于两侧导流槽区域,同时前唇配有梯形轮廓的黑色组件,呈现出新能源时代特有的科技美感。前翼子板处配有侧后向摄像头,为整车的纯视觉辅助驾驶系统提供感知支持。
车身侧面采用相对克制的溜背线条,相较于小鹏G6更加注重后排头部空间的实用性,这种设计风格在运动造型与空间实用性之间寻找到了平衡,车尾区域通过微翘的鸭尾边角及环状的贯穿灯带组合,形成了科技化的照明灯效,后包围底部采用了黑色组件包围,也提升了整车的运动气质。
在座舱设计上,全新小鹏G7取消了传统的仪表区,而是采用HUD抬显设计,前挡风能投射丰富的驾驶信息,15英寸悬浮中控屏内部将搭载XOS天玑系统,结合高通8295芯片的算力支撑,能获得高效的系统响应,同时语音识别也能拥有更高的识别率和准确率。而在辅助驾驶系统方面,小鹏XNGP系统目前已经拥有了累计1198万公里的道路学习数据,同时新车已经明确了纯视觉方案的辅助驾驶路线,从多款车型的实际表现验证,也展现出小鹏全栈自研的技术优势。
作为一款中型纯电SUV,小鹏G7拥有4892*1925*1655mm的车身尺寸和2890mm的轴距数据,车内采用了大五座的布局方式,保证了家用场景的舒适乘坐需求。目前已知的车型将搭载单电机布局,拥有218kW(296Ps)的功率数据,整车也将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组,整车预计将配备5C快充接口,满足日常的用车需求。
竞品对比
从全新小鹏G7的车型定位及价格带来看,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特斯拉Model Y和刚刚正式亮相的小米YU7。而从车型表现来看,小鹏G7的优势在于智能化配置,该车搭载XPILOT4.0系统,采用纯视觉AI鹰眼智驾方案,无需依赖激光雷达即可实现高阶辅助功能。
相较之下,Model Y虽然同样配有高阶纯视觉辅助驾驶系统,并且在全球各个市场都获得了好评,但目前在国内并未完全放开,同时本土化功能应用相对较少。小米YU7虽然采用了英伟达Thor芯片和激光雷达支持,但作为品牌首款SUV车型,其实际的表现还需要时间检验。
在空间方面,全新小鹏G7通过4892mm的车长和2890mm的轴距数据,在保持溜背化运动设计的同时也优化的后排头部空间,而Model Y和小米YU7同样采用了溜背设计,与Model Y相比,小鹏G7在车高上多了5mm,这让后排头部空间余量更为宽裕。小米YU7虽然有着4999mm的车长,但在座舱内的得房率上与小鹏G7还有差距。
价格和销量预测
综合多方信息可知,小鹏G7的定价中枢预计稳定在22-25万元区间内,之所以这样定价,一方面是可通过配置差异,应对来自比亚迪唐系列的冲击,对于定位更高的竞品车型,小鹏G7能以智驾配置和空间表现与Model Y竞争,如果顶配车型能控制在28万元以内,将形成对Model Y长续航版的错位压制。不过我们也需要注意到,目前智界R7等竞品正在进行一些的降价动作,可能会让小鹏G7面临更多对手的冲击,但小鹏G7凭借产能的提升,也具有了后期价格调整的弹性空间。
参考小鹏G6上市首月突破8000辆的市场表现,G7有望凭借智能化配置和空间优化的双重加持,冲击月销万辆的成绩。不过新车上市时间与小米YU7相差仅一个月左右,若后者能推出更具侵略性的定价策略,可能会分流部分预算敏感的客户。而根据部分媒体的保守估计,小鹏G7在上市首年的销量有望达到8-10万辆,若能在第四季度推出四驱版本丰富产品矩阵,或将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
总结:
小鹏G7再一次展示了小鹏家族的设计功底和技术实力,在外观方面,小鹏G7拥有轿跑化的前卫设计风格,在车内乘坐和装载空间上也进行了优化,高阶辅助驾驶功能的下放以及动力方面的提升也让整车的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不知道你会选择这款小鹏G7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