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热闹非凡,新能源车成为绝对主角。
然而,一些传统车企的新车型却遭遇了滑铁卢,甚至引发老车主们幸灾乐祸的“幸好买得早”的感慨。
让我们细细品味几款让人大失所望的车型,看看它们是如何“翻车”的,也为各位购车者敲响警钟。
雷克萨斯ES,昔日优雅的代名词,如今却成了“东施效颦”的典型。
标志性的纺锤形格栅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臃肿、缺乏美感的车头,线条生硬,毫无流畅感可言,如同仓促拼凑的雕塑,少了些许精致,多了几分粗糙。
燃油版直接取消,这在电动化大潮中可以理解,但内饰设计却令人失望,双联屏仿佛是从其他品牌车型上直接“克隆”而来,质感粗劣,缺乏雷克萨斯应有的豪华感。
方向盘上的LOGO也换成了简单的字母,以往的精雕细琢荡然无存。
三十万的价格,让老车主们暗自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这不禁让人想起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雷克萨斯的新ES,显然丢掉了这份“天然”之美。
奔驰CLA的“翻车”则更加令人惋惜。
曾经,CLA代表着轿跑的优雅与动感,如今却沦为电动化转型失败的案例。
前脸设计如同被硬生生“削掉”了一块,失去了原有的流畅线条,变得生硬、呆板,宛如一位容颜不再的美人,失去了往日的风采。
内饰的三块大屏虽然提升了科技感,但整体质感却下降了,冰冷的材质和粗糙的做工,与豪华品牌的身份格格不入。
更令人扼腕叹息的是,没有了内燃机的轰鸣,CLA失去了灵魂,昔日驾驶的乐趣也随之消失殆尽,如同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曾经的辉煌,如今只剩下无尽的遗憾。
丰田bZ5的设计,可以用“令人费解”来形容。
虽然改进了一些之前备受诟病的细节,例如外门把手,但内门把手依然保留了奇葩的设计,让人难以适应。
换挡按钮像极了煤气灶的旋钮,方向盘拨片操作混乱,雨刷调节居然要通过中控屏幕操作,这简直是“反人类”的设计。
驾驶这辆车,感觉像是在玩一个复杂的解谜游戏,让人身心俱疲,这与丰田一贯追求的实用性背道而驰。
比亚迪Dynasty-D的“翻车”则源于其过高的野心。
比亚迪想挑战全尺寸SUV市场,这勇气可嘉,但40万的预售价和夸张的前脸设计却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隐藏式门把手和对开门设计更像是为了吸引眼球的噱头,实用性却大打折扣,量产的可能性也令人怀疑。
沃尔沃XC90改款则以其“敷衍”的态度让人失望。
仅仅是对格栅和头灯进行了微调,动力系统更是毫无升级,如同“黔驴技穷”,在其他车企纷纷推出800V高压平台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落后。
这就好比“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沃尔沃显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便匆匆推出了这款改款车型。
这五款车型的“翻车”,并非个例,而是反映了部分车企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的困境:盲目追求新技术而忽视了自身品牌特色,设计理念缺乏创新,甚至过度追求噱头而忽视了实用性。
这正如庄子所言:“故饰虚而务实”,过度的装饰反而掩盖了产品的本质。
购车者需要擦亮双眼,不要被华丽的外表所迷惑,更要注重产品的实际体验和内在品质,才能避免“买车一时爽,日后火葬场”的局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