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两年,车圈热闹得跟春运火车站似的。各种新能源品牌层出不穷,谁都想扯块流量大旗,抢着当“车圈苹果”。小米SU7一上市,直接掀起了热浪,可你仔细看那价位,21万起步,顶配快奔30万,别说普通打工人,就是年轻白领看了也得打个退堂鼓。
就在全网聚光灯都打向小米的时候,有个一向不怎么爱刷存在感的老熟人悄悄出手了——五菱。没搞什么热搜套路,更不靠高调喊话,直接用产品说话,甩出一台叫“星光”的车。它不吹牛、不上纲,干脆就是一辆贴着“平替SU7”标签的真·人民座驾。
今天咱就摆事实讲道理,说说这辆车到底有多少“干货”,值不值得你把目光从热门车型上挪开来看看。
第一眼就惊艳,五菱也能玩出设计感?
提起五菱,你脑子里蹦出来的是不是“方盒子”“能拉能装”“小车神”?别急,这回你真得重新认识它一遍。
五菱星光这外形,说句公道话,放在十几万的新能源市场里,真不怂。前脸的贯穿灯带看着利落还带点未来感,配合发光LOGO和利索的车身线条,第一印象就挺精神。最妙的是溜背式造型,不但提升了整车气质,还让风阻系数控制得更合理。
车身侧面门把手做成了隐藏式,配合流线形窗线,整体观感干净不杂乱,这种细节处理比过去五菱那些“纯工具车”要高几个档次。晚上走到车边解锁那一刻,灯光动画直接点亮,仪式感拉满,谁说平价车不能有高级感?
动力系统不看花头,讲究的是实打实的体验
别以为这车只是徒有其表,五菱这次真没拿混动当花瓶。星光搭载的这套系统不是简单的“油电混”,而是带电驱主导的串联式插混。1.5L自吸发动机负责发电,实际推动靠的是电机,简单说就是“油当备用,电主打”。
两个版本可选,70公里纯电续航款和150公里长续航款,前者通勤一周不充电都能顶得住,后者甚至可以假装是台“电车”。官方标称百公里能耗低至0.62L,就算你不信这个数字,实际开下来,市区通勤大多数时候连油箱都用不上。
我自己试了一下这套系统,城区起步快、响应灵敏,而且发动机介入的时候也不突兀,没有那种突兀的机械感,这对十来万的混动车来说,非常难得。
内饰、配置都到位,面子和里子都给你照顾到了
别以为便宜就等于寒碜,星光的座舱可以说是意外之喜。双联屏设计顺眼不浮夸,整体质感虽不奢华,但起码看着不像“裸车”。车机系统用的是Ling OS,响应速度不错,支持语音控制、在线导航、音乐等日常功能,关键是——苹果用户福音,CarPlay安排上了。
空间表现也挺出乎意料。车长超过4米8,轴距拉到接近2米8,后排轻松翘个二郎腿。尤其是纯平地板+宽大座垫,一家人长途出行也不会太累。
值得一提的是静谧性,高速开到100码,风噪控制得不错,胎噪略有,但在这个价位段里,已经是挑不出大毛病的表现了。车里基本不会有那种“空壳车”的廉价回音感。
五菱星光这定价,是真给同行出难题了
很多人看车第一句就是“多少钱?”,那我们就直说了:星光70km版售价不到10万,150km版也就是12万出头。
你别觉得五菱这价格理所应当,反过来看同级别竞品,谁能在这个价位给你同样尺寸、混动系统、合资技术背景,还有完整的智能化配置?不是没有,而是极少。
而且,星光的购车门槛低不仅在售价,还在于它没有捆绑你加装乱七八糟的选配包。你看某些热销国产品牌,表面上起价便宜,真要配置到位,直接跳到十五六万,简直是“玩套路”。
而星光这一刀切的定价,反而让人觉得安心、直接,不玩花的。
总结:星光不完美,但是真诚
如果你问我,五菱星光是不是无懈可击,我会告诉你:当然不是。它也有短板,比如动力不够激情,车机界面略显基础,材质用料谈不上奢华。
但它最可贵的一点,是“真诚”——在这个到处都是营销套话和遥遥领先的年代,有辆车用一种近乎朴实的方式告诉你:“你该花多少钱,能拿到什么样的产品。”这,比什么创新生态、智能驾驶要更打动人。
对那些不靠贷款吃饭、不想被消费主义裹挟的务实消费者来说,星光或许就是当下最合理的答案。它不跟你谈梦想,但能带你踏实落地。
在这个价格区间里,比它花哨的多了去了,比它实在的,真不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