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行业警报拉响:这些城市司机月入难超4000!
"每天跑15小时流水才五六百,租车押金说扣就扣!"北京网约车司机李师傅抹着方向盘上的油渍苦笑。这个曾被视作"灵活就业天堂"的行业,如今正上演着残酷的生存游戏。
郑州监管部门最新数据显示,当地网约车司机月净收入跌破4000元大关,83.7%的车辆每天在街头空转。深圳更夸张,12万持证司机抢单,日均接单量勉强够到12.4单,这相当于每个司机平均1小时才接1单。西昌市万人出租车拥有量飙到40.5辆,比正常水平高出一大截,司机们现在不是在接单,而是在比拼谁能熬更久。
租赁公司的套路比接单难更可怕。有司机爆料,某些公司玩起"流水代发"的把戏,本该属于司机的血汗钱被冻结在平台,公司卷款跑路的事情已不是新鲜事。更阴险的是那些藏在合同里的"卖车陷阱",表面是租车协议,实际把司机变成高价买车的冤大头,等发现上当时,押金早就打了水漂。
老司机们现在都学精了。深圳的陈师傅专攻夜间机场单,合肥的小李同时注册三四个平台抢单,这些"野路子"成了活下去的救命稻草。专家说得实在,现在这行情,新手要是没摸清小区医院这些"隐形热点",每天油钱都赚不回来。
监管部门急得直拍桌子:郑州明文警告别盲目买车入行,建议先租车试水;温州曝出近9000人考了证却扭头就跑,这行当的残酷可见一斑。那些还在吹"月入过万"的招聘广告,就跟方便面包装上的牛肉一样——仅供参考。
看着满街转悠的网约车,忽然想起菜市场下午贱卖的青菜。当新就业形态的光环褪去,我们该如何寻找真正的出路?这个问题,或许比抢到下一单更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