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吞下极氪背后:一场改变中国车市格局的豪赌?

7月15日,吉利汽车一纸公告震动汽车圈——正式宣布全资收购极氪。这可不是简单的资本游戏,而是中国车企面对新能源大战放出的“大招”。合并后,极氪这个原本在美股上市的“豪华电动品牌”,彻底成为吉利汽车的“亲儿子”。这场看似突然的合并,实则藏着吉利应对行业洗牌的野心。

吉利吞下极氪背后:一场改变中国车市格局的豪赌?-有驾

过去几年,中国车市卷到飞起。价格战打穿地板价,新能源车满街跑,消费者挑花眼的同时,车企的日子却越来越难。吉利和极氪的合并,本质上是为了解决“内耗”。过去两家独立运营,研发、供应链、市场推广各自为战,光是重复投入的研发费用每年就烧掉几十亿。举个例子,吉利有CMA平台,极氪有SEA浩瀚架构,技术重叠不说,还得分头建生产线。合并后,这些资源直接打通,光是采购成本就能省下几十亿。

对消费者来说,合并最大的好处是“选择更多,价格更香”。吉利主攻10万到30万的主流市场,极氪专攻30万以上的豪华市场,合并后相当于给消费者端出一桌“全价位大餐”。比如原本极氪001的车主,以后能享受吉利更广的售后网点;买吉利银河系列的用户,也能用上极氪的智能驾驶技术。这种“高低搭配”的策略,正是特斯拉、比亚迪都在玩的套路。

吉利吞下极氪背后:一场改变中国车市格局的豪赌?-有驾

但合并远不止省钱这么简单。吉利手里捏着三张王牌:第一,全球供应链议价权。合并后采购量翻倍,电池、芯片这些关键零部件的价格能压得更低;第二,技术复用速度翻倍。比如极氪的智能座舱系统,明年就能装到吉利新款MPV上;第三,资本市场更买账。极氪退市后,吉利汽车港股估值可能飙升,融资更容易,研发投入更猛。

不过这场豪赌也有风险。极氪原本定位“高端不妥协”,合并后会不会变成“廉价版吉利”?吉利高管已经放话:极氪团队独立运营,豪华定位不变。但消费者买账与否,还得看实际产品。比如今年要推出的“千里浩瀚”智驾系统,能不能让极氪001在30万级市场杀出重围,才是关键。

吉利吞下极氪背后:一场改变中国车市格局的豪赌?-有驾

放眼整个行业,吉利这步棋可能引发连锁反应。长城在整合坦克和魏牌,长安把深蓝和阿维塔捏在一起,连新势力都在抱团取暖。这场“集团军作战”模式,正在改写游戏规则——单打独斗的时代结束了,未来比拼的是谁家“全家桶”更齐全、更协同。对普通消费者来说,这未必是坏事:选择更多、价格更实惠、技术更新快,或许就在下一款新车里实现。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