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SUV销量风暴卷来:新能源崛起,燃油车的未来在哪里

国产SUV彻底变天了! 刚刚公布的6月销量惊呆所有人:整整16款车月销破万,里面只有4款纯燃油车,剩下12款全是带电池的新能源。 ,曾经的SUV销冠王哈弗H6,月销只剩8000多台,直接跌到第19名! 这哪是卖车,简直是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把燃油车的老底都掀翻了。

6月的SUV销量榜单,根本就是新能源车的狂欢派对。 总共16位销量过万的明星选手里,12个名字后面都挂着“新能源”的标签,真正烧油的车只剩4个在硬撑。 以前说燃油车不行了,那叫预测;现在数据甩脸上,这叫实锤。 市场四分之三的份额,已经被插混车、增程车、纯电车轻松收割,这架势,燃油车连汤都快喝不上了。

看排在前头的名字,比亚迪简直是“全家桶式”霸榜。 宋家族的三款车具体名字都不用分开说了一口气包揽了销量榜前六名里的多个席位。 这说明什么? 说明市场就认这一口儿。 消费者现在看车,续航焦虑早就被成熟的混动技术扫进垃圾堆。 花15万买辆比亚迪的混动SUV,能跑1400公里还不用死盯着充电桩,油箱反而成了备用选项。 这体验,让纯粹烧油的车拿什么来比?

国产SUV销量风暴卷来:新能源崛起,燃油车的未来在哪里-有驾

别说入门车市场火爆,连豪华领域都被中国车踩稳了脚跟。 看那问界M9,挂着四五十万的价签,放在过去那就是合资进口车的地盘。 结果呢? 这车一个月竟然卖出接近两万台的惊人数字! 溢价能力? 不存在! 消费者直接刷卡买单证明:国产高端,照样认。

新势力也不是吃干饭的。 理想靠着奶爸神车L6,零跑凭借接地气的C10,这两款车硬是冲进了“月销过万俱乐部”。 要知道,SUV市场门槛本来就高,能在这里站稳并且销量破万,说明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体验接受度极高。 理想的大空间居家设计,零跑的性价比路线,各打各的靶子,都稳稳击中目标。

国产SUV销量风暴卷来:新能源崛起,燃油车的未来在哪里-有驾

回头再看曾经的“国民神车”哈弗H6,如今排在榜单第19位,月销8000多台,连过万的门槛都没摸到。 唏嘘吗? 有点。 要说哈弗H6变差了? 还真不是。 核心问题在于,对手进化得太凶悍。 当别人都在搞混动、堆配置、玩智能的时候,还在专注纯燃油的老路,哪怕再经典,消费者也难免觉得脚步慢了。

这种转换不是一夜之间。 记得4月份吗? 新能源车销量集体扑街,好像势头断了。 后来才看明白,那不过是国家购置税补贴政策到期前,大家捂紧钱包的观望期。 6月份新政策一落地,消费能量立刻像被压紧的弹簧,报复性地弹起来。 政策只是引信,真正烧起这把火的,是产品本身的硬实力吃掉了燃油车的底盘。

国产SUV销量风暴卷来:新能源崛起,燃油车的未来在哪里-有驾

市场风向其实早就吹歪了。 那些还在卖燃油车的车企难道感受不到冷风? 反应快的早就调头了。 比如以前还能在燃油车里当销冠的吉利星越L,眼看着大势已去,赶紧就把自己的混动版本推了出来。 这就是信号! 连燃油车销量担当都顶不住压力要转身,其他人的处境可想而知。 连动作最慢的也嗅出不对味儿了。

消费者的算盘打得比谁都精。 尤其在像北京、上海这种限牌城市,一块新能源牌照值多少钱? 加上平时加油和充电的差价跑个两三年,省下来的钱都够你再去提一辆小巧的五菱MINI电动车了。 真金白银的节省摆在那儿,谁还愿意抱着油箱不撒手? 除非是真捡到便宜的库存车,否则买辆纯油车的理由,实在有点寒酸。

国产SUV销量风暴卷来:新能源崛起,燃油车的未来在哪里-有驾

北方的朋友以前总担心电动车冬天趴窝。 现在呢? 大家学聪明了,买混动车先看低温表现。 吉利那套雷神混动系统,就被很多北方用户盯上了,图的就是低温续航不那么“打骨折”。 技术迭代了,痛点解决了,消费者自然用行动投票。

眼下还能给燃油车留点喘气空间的,只剩下10万块以下的入门级市场。 这块地方预算卡得死,看起来是燃油车的最后阵地。 你以为新能源大军会放过这口肉? 五菱、长安这些品牌的新能源小车正在摩拳擦掌,就等着冲进来分食了。 加油站旁边那些网吧,搞不好真要变成“怀旧CP”。

国产SUV销量风暴卷来:新能源崛起,燃油车的未来在哪里-有驾

不过,高速发展的另一面,坑也得小心。 4月份那次新能源车集中投诉,变速箱问题可是上了热搜。 技术迭代快是好事,一些硬件的磨合和可靠性没完全跟上趟。 车主反馈就直说了:省下的油钱千万别最后都贴补了维修费,那可就得不偿失。 车企眼下拼价格战固然狠,解决好投诉榜前几位的关键故障,比降价几万可能更重要。 毕竟,开得省心,才是真的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