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忠告1800公里高速,少于这个休息次数,出大事!

1800公里高速,想想就腿软。有人说,这有什么,一脚油门的事儿!说这话的,大概率是没真正跑过长途。这就像是没经历过甲方爸爸摧残的设计师,永远觉得改稿很简单。

那位老司机的经验,说白了就是“四小时一休”。但事情真就这么简单吗?当然不是。这背后藏着的是对自身极限的认知,以及对生命安全的敬畏。

老司机忠告1800公里高速,少于这个休息次数,出大事!-有驾

先说说这“四小时”。为什么是四小时?知道为啥吗?不是因为哪个神仙掐指一算,而是因为法律规定!一次性连续驾驶不得超过4小时,这是硬杠杠。但这规定背后,其实是对人耐力的一个基本预估。

人不是机器,连续工作会疲劳,这是铁律。高速驾驶,精神高度集中,大脑高负荷运转,疲劳来得更快更猛。疲劳驾驶的危害,不用我多说,轻则追尾,重则车毁人亡。这种情况,就好比玩游戏,你以为自己还能再来一局,结果下一秒直接黑屏,游戏结束。

老司机忠告1800公里高速,少于这个休息次数,出大事!-有驾

所以,休息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问题来了,有些人觉得自己是“钢铁侠”,连续开个七八个小时不在话下。这种想法很危险。

人对自身状态的感知,往往是不准确的。你以为自己很清醒,实际上反应已经慢了半拍。这种情况,就好比温水煮青蛙,等你意识到危险的时候,已经晚了。

再说休息的次数。那位老司机说,休息3~5次是最好的。这个数字,其实是个区间。具体休息几次,取决于你的身体状况、驾驶习惯、路况等等。

老司机忠告1800公里高速,少于这个休息次数,出大事!-有驾

有些人开车喜欢喝浓茶、红牛,靠刺激神经来提神。这种操作相当于饮鸩止渴。短期内可能有效,但长期来看,会透支身体。而且,一旦药效过去,疲劳感会更加强烈。

还有人喜欢飙车,觉得开快点就能早点到。这种想法简直就是拿生命开玩笑。高速行驶,任何一个小小的意外,都可能酿成大祸。记住:安全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那位老司机提到,他有个同事能连续开车8小时不休息,简直是超人。但这种超人,真的值得学习吗?我看不见得。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有些人天生耐力好,有些人天生就容易疲劳。

老司机忠告1800公里高速,少于这个休息次数,出大事!-有驾

所以,休息次数的安排,要根据自身情况来调整。重要的是,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当你感到疲劳时,不要硬撑,立刻找个服务区休息。

当然,休息也不是越多越好。休息时间过长,反而会让人感到懈怠,影响驾驶状态。而且,长途驾驶,时间也是成本。

所以,休息的次数和时间,要找到一个平衡点。这就像是做菜,盐放多了会咸,盐放少了会淡,只有恰到好处,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老司机忠告1800公里高速,少于这个休息次数,出大事!-有驾

那位老司机还提到,高速部门会对连续驾驶超过4小时的司机进行提醒。这说明,安全驾驶,不仅是个人责任,也是社会责任。

但是,这真的合理吗?仅仅依靠技术手段来监管,真的能杜绝疲劳驾驶吗?我觉得未必。

关键在于,要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要让他们明白,安全才是最重要的。要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及时休息,避免疲劳驾驶。

老司机忠告1800公里高速,少于这个休息次数,出大事!-有驾

总的来说,1800公里高速,是一场对身体和意志的考验。休息次数的多少,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尊重生命,安全第一。

所以说,人真的是太难了。开个车,不仅要懂驾驶技术,还要懂法律法规,还要懂养生保健。这简直就是司机的终极形态。

记住:高速不是赛道,安全才是王道。疲劳了,就休息,别逞强。毕竟,命只有一条,安全最重要。难道真的是这样吗?当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