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晚,沪陕高速吴庄收费站的航拍视频刷屏了。36条车道全线开启,车灯连成一片,像一条横贯夜色的流动星河。这里日均车流12万辆,高峰时一天通行18.5万辆,相当于每分钟83辆车驶过。它是全国最大的收费站,也是长三角与中西部之间最繁忙的“咽喉”。
可就在这条星河的尽头,有人却在服务区里,盯着手机上的充电进度条,一动不动地等了45分钟。
吴庄的震撼,不只是车多。它是智慧高速的缩影:潮汐车道能15分钟切换方向,ETC车辆40码不停车通行,连收费员都能拿着移动终端走进车流“上门服务”。可再聪明的收费站,也拦不住新能源车主那一句灵魂拷问: “下一个充电桩,还有空位吗?”
G40沿线已有119个充电桩,还建了蔚来换电站。可每逢节假日,长兴岛、港沿这些服务区,充电桩前依旧排起长龙。有车主苦笑:“免费通行政策省了过路费,却把时间‘充’没了。”
但变化正在发生。长三角三省一市已联合推出《充电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未来一张App就能查遍四地充电桩。安徽更在高速服务区铺开520kW超级快充桩,吴庄这样的枢纽站,已被列入大功率改造优先名单——不是要不要建,而是怎么建得更快、更聪明。
我们曾为“中国速度”惊叹,如今,我们也在为“充电速度”焦虑。但吴庄的星河告诉我们:只要问题被看见,答案就不会太远。
下次你路过吴庄,不妨留意一下——那条星河旁,或许正悄悄亮起一排新充电桩的蓝光。它不耀眼,却让人心安。
出行前,记得打开“e充电”或“长三角充电一张网”查查实时桩位。别让归途,卡在最后一度电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