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年月置办家当,马力好像成了道坎儿。
尤是那两公升自吸,往昔可是香饽饽,现在呢?
隔三差五就有人嚷嚷“肉”、“不得劲儿”。
你说怪不怪诞?
有位老铁,前阵子刚换了台两公升自吸的SUV,乐颠颠地跟我讲,“城里溜达挺熨帖的,顺滑!” 结果没过半个月,就在朋友圈里嚷嚷,“高速超车忒费劲,悔不该当初没狠下心怼个涡轮增压。”
你说他懊恼吗?
约莫着有点。
但问题来了,莫非真是两公升自吸拉胯了吗?
还是咱们对“将就”的阈值变了?
先聊聊这“马力将就”的门槛是怎么拔高的。
过去路况那叫一个坑洼,车也没现在这般扎堆,一千六百毫升自吸都能跑长途,如今呢?
满坑满谷都是SUV,身板大、吨位也大。
再加上大伙儿对驾乘感的诉求水涨船高,稍有那么点提速迟滞,就觉得动力捉襟见肘。
这就好比过去填饱肚子就成,现在还得讲究膳食均衡,甚或追求米其林三星。
再一个很紧要的缘由,是如今汽车自媒体太多了。
各式各样的测评视频、,漫天飞舞。
动不动就拿零百加速说事儿,把“推背感”、“肾上腺素狂飙”挂在嘴边。
耳濡目染多了, 宛若不开个劲头十足的座驾,就跟时代脱节了似的。
然而,冷静下来盘算盘算,咱们真就那么稀罕强劲的马力吗?
上下班代步,周末小憩,两公升自吸当真就力不从心了吗?
恐怕未必。
多半时候,是咱们被“消费主义”裹挟了,总觉得要买顶配的、跑得最快的,才能餍足那点虚荣心。
当然咯,这并非贬损涡轮增压不好。
涡轮增压确乎能在短时间内迸发出更猛的动力,超车、爬坡更有底气。
可是,涡轮增压也有它的短板, 比如油耗相对较高、养护费用也可能更高昂。
况且,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日常行车中真正用到全功率的契机,其实并不算多。
就像前头那位老铁,他悔恨买了两公升自吸,但细问他,他当真经常需要激进驾驶吗?
怕是未必。
他不过是被“马力焦虑”绑架了, 觉着旁人都有,自个儿也不能落后。
其实,买车就像处对象,门当户对才是王道。
倘若你只是日常通勤,偶尔跑跑高速,两公升自吸足矣。
倘若你追求极致的驾驭感,时常跑山路、赛道,那自当择选动力更生猛的车型。
别忘了,开车是为了营生,不是为了耍把戏。
安全为上,舒适其次,马力够用就成。
莫被那些“云车神”和“汽车kol”忽悠了, 多扪心自问,到底想要啥。
这才是顶重要的。
归根结底, 所谓的“两公升自吸动力捉襟见肘”,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作祟。
当咱们把汽车当成一种身份背书,当成一种炫富的谈资时,就会陷入无止境的攀比。
而当咱们重归理性,把汽车仅仅当成一种代步工具时,就会察觉,其实很多时候,咱们并不那么渴求过剩的马力。
就像往昔1.6自吸也能浪迹天涯,如今两公升自吸真就举步维艰了?
怕是车没变样,是人心思变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