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杭州热闹非凡,华为鸿蒙智行携手北汽集团高调推出享界S9T这款“旅行神车”。发布会上,北汽集团董事长张建勇甚至不吝溢美之词,称余承东为“地表最强产品经理”。听到这话,余承东笑得春风满面,但对于吃瓜群众来说,这场发布会传递的信息可不仅限于商业互吹,还隐藏着智能汽车大战的“大招”。
先看看这款享界S9T,如张建勇所言,这是一部“为美好生活量身打造的豪华智能汽车”,但豪华的定义是什么?品一品这配置:颜值拿捏得死死的;车内空间大得像个宜家储物柜;续航能力长得像一部连载剧,不管是增程版还是纯电版,都够你跑一个长途旅行从杭州到哈尔滨都绰绰有余。不仅如此,还有800V华为高压电池平台、百万像素智慧投影大灯这些“黑科技”,让你买得起还开得爽。
价格上也坐稳了“新中产的挚爱”:增程版和纯电版系列价格从30.98万到36.98万不等。比起那些动辄百万的豪车,它虽然贵,但贵得合理;虽想豪,但离真正豪还有点距离。对于那些心里憋着一口气想体验智能汽车但又不愿太张扬的消费者来说,这个定位极为精准。
而与此同时,鸿蒙智行的“五界布局”也赚足了眼球。从问界到享界,从智界到尊界再到尚界,余承东可是吊足了所有人的胃口。他显然不只是想造车,而是想“造格局”。一个百万辆的交付目标,看似难,却又让人觉得这是华为手里攥着的牌,底气十足。毕竟,在智能车市场越发内卷的时候,把华为的ICT技术和车企的整车制造经验深度融合,看起来就像一个“车市核武器”。
发布会上,北汽和华为还宣布未来三年共同投入200亿,打造专属研发资源、双质检体系等等,说白了,就是不允许有任何瑕疵出现在消费者面前。张建勇拍了拍胸脯,还用考试的比喻来形容:每辆车都得在华为和北汽两位老师手下“过卷”。这话看似简单,却揭示了智能汽车竞争的高标准化趋势。仅从技术上比拼已经远远不够,如今的战场早已升级为品牌价值、用户体验和生态体系的综合较量。
然而,智能汽车的“娱乐圈化”也愈发有趣。一边是发布会上的合作情深似海,另一边则是不少车企开始为市场抢滩头堡,不惜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好戏。尤其是余承东这个“地表最强产品经理”的称号,既引发阵阵掌声,也招来一些冷眼旁观。他的产品思维固然强大,但行业竞争中,能否真做到“全场景智慧”,依然有待市场的后续检验。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享界S9T的到来无疑激发了更多对智能旅行车的期待。然而,看着30-36万的价格,不少人还是免不了心里打鼓:花一辆宝马3系的价钱买台华为搞的旅行车,这决定到底值不值?但细看产品本身,不论是科技、空间还是续航能力,似乎又点亮了不少人的眼睛,尤其是那句“加92号汽油也能跑”的设计,简直是写满了烟火气。
说到底,消费者买的不光是个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希望。智能汽车高喊着“智能化”的口号,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到“日子要过得舒心”这个点上。那些标榜完科技感后却让用户每天担心续航、担心待机的车,只会成为市场的过客。而华为和北汽是否真能用这台享界S9T换回用户的心,或许未来几个月的销量数据就是最好的答案。
回头想想,科技与传统行业的融合让汽车不再只是代步工具,而变成了智能生活的一部分。但问题来了:汽车越发“智能”,消费者会不会被逼成技术宅?又或者说,豪车越来越平民化,那豪车车主的身份光环还能闪多久?至于那些还在徘徊的车企,又是否有胆量全面“All in”,用科技改写这个百年行业的定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