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8“智能焕新版”来了,售价32.18万起。恕我直言,这与其说是焕新,不如说是“换新颜,割新韭”。新颜色、新配置,这些真的值得一个“焕新”的名号吗?之前的老车主,面对这明晃晃的“差异化对待”,不知作何感想?这滋味,恐怕比秋后的黄连还苦吧!
理想这次的升级,就像一个拙劣的魔术师,用花哨的幌子掩盖着乏善可陈的戏法。又是英伟达Orin-X到Thor-U,又是地平线J5到J6M,这一串芯片型号像咒语般念出来,仿佛就能让人忘记,所谓的“大模型”支持,对实际驾驶体验究竟有多少提升?这让人不禁想起《增广贤文》中的那句“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硬件的升级,如果没有软件和算法的同步提升,终究只是表面功夫。
再来说说那个3D版的“理想同学”。理想啊理想,你是嫌手机APP不够用,还是觉得车载系统不够复杂?外卖、排号、快递查询……这些功能,简直就是把手机的功能搬到了车上。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冗余。这就像在给一辆马车装上飞机的引擎,徒增成本,却不见得能跑得更快。
理想L8的这波操作,如同商纣王的酒池肉林,奢靡至极却毫无意义。与其在这些华而不实的功能上浪费资源,不如专注于提升车辆的核心性能,例如续航里程、充电速度、驾驶体验等。消费者需要的,不是一个会说话的“管家”,而是一辆安全可靠、性能优越的汽车。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的诗句,用来形容理想L8的“智能焕新”再合适不过。这种营销策略,或许能带来一时的销量增长,但长远来看,损害的却是品牌的口碑和消费者的信任。
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创新是生存之道,但创新不是简单的堆砌配置,更不是玩文字游戏。真正的创新,应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进步为支撑,而不是像理想L8这样,用“新瓶”装着“旧酒”,试图蒙混过关。
希望理想能够真正理解“焕新”的含义,不要再沉迷于这种饮鸩止渴的营销手段,而是脚踏实地,用产品说话,用实力赢得市场。否则,最终只会落得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下场,被消费者抛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