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买车这件事,几年前你要是跟人聊,想省油,又不想天天找充电桩,那油电混动车,特别是丰田、本田那几款,绝对是很多人心里的“白月光”。
那时候开一辆混动车,感觉自己就是走在时代前沿的环保达人,起步悄无声息,堵车的时候发动机一停,那份从容和省下来的油钱,别提多有满足感了。
在那个时候,油电混动车在整个混动市场里,可以说是绝对的霸主,十辆混动车里有七辆都是它。
可是,风水轮流转,这才没过几年,你再看看市场,油电混动的声音小了很多,市场份额也从当初的七成多,一下子掉到了一成多点,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端端的一个“优等生”,怎么就突然不香了呢?
这事儿咱们得从里到外,好好盘一盘。
首先,咱们得看看,最早对油电混动车最感冒的是哪一群人。
毫无疑问,是那些把车当工具,天天在路上跑的人,比如网约车师傅们。
他们的账算得最精,车子一天跑几百公里,油费是最大的开销。
油电混动车百公里四五个油,比起纯烧油的车能省下不少,日积月累就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所以那几年,路上的网约车很多都是丰田的卡罗拉或者雷凌混动版,这几乎成了一种标配。
但是,技术的发展实在是太快了,快到让昨天的优势变成了今天的劣势。
国产的插电式混动车和纯电动车,就像两个势不可挡的后浪,直接把油电混动这个“前浪”拍在了沙滩上。
咱们先说插电混动,特别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国产技术,简直是给市场来了一次“王炸”。
这些车给你装了一块不小的电池,能让你在市区里纯靠电跑个一两百公里。
这意味着什么?
对于绝大多数上下班通勤或者在市区跑活儿的司机来说,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辆纯电车来开,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都不用去一次加油站。
晚上回家车库里充上电,一度电才几毛钱,算下来一公里的成本不到一毛钱。
就算跑长途,电用完了,它的发动机介入工作,亏电状态下的油耗也低得惊人,百公里三个多油,比传统的油电混动还要省。
这笔账一算,网约车师傅们心里跟明镜似的,那边开车成本更低,赚得更多,谁还会守着油电混动呢?
于是,这批最核心、对成本最敏感的用户,率先调转车头,奔向了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的怀抱。
根基都动摇了,这楼还怎么能稳得住呢?
好了,就算咱们不是天天跑网约车的,就是个普通家庭用车,买油电混动图个省心省油,这总没错吧?
听起来是这个道理,但咱们要是坐下来仔细算一笔经济账,就会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就拿做得最好的丰田来说,通常情况下,一款车的混动版本要比纯汽油版本贵上两三万块钱。
厂家告诉你,混动版能省百分之三十的油。
我们来算一下,假设你一年开一万公里,这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是比较正常的里程。
按现在的油价,纯油车一年的油钱大概在七千块左右,混动车省百分之三十,一年油费大概五千块,一年能省下两千块。
为了把你当初多花的那两三万块钱省回来,你需要连续开上十年甚至更久。
十年,这是一个很长的时间了。
这十年里,你还得保证车子不出什么大问题。
这还没算上因为车价贵了,你每年要多交的保险费。
更让人担心的是,油电混动车的结构比纯油车复杂得多,多了一整套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
这些精密的部件,时间长了,维护保养的费用自然更高。
有统计说,混动车十年下来的维修保养成本,可能比纯油版高出将近一半。
这里面最大的一个隐患就是电池,万一电池在保修期外出了问题,换一块电池动辄几万块,那你这些年辛辛苦苦省下来的油钱,可能一次性就全搭进去了。
所以说,“省油”和“省钱”之间,并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
对于大多数普通家庭用户来说,这个看似省钱的选择,实际上充满了不确定性。
再来看看市场大环境的变化。
这几年汽车市场的价格战打得有多激烈,大家都有目共睹。
以前觉得高不可攀的一些合资品牌中级车,比如凯美瑞、雅阁、迈腾这些,纯油版的入门价格已经下探到了十五六万的区间,让很多工薪阶层也能拥有。
但是,你再去看这些车型的混动版,价格依然坚挺,动不动就要二十万往上了。
这多出来的几万块,对于主流消费者来说,是一个需要仔细掂量的数字。
这就让油电混动车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往下看,比不过自家大幅降价的纯油版兄弟,性价比不高;往上看,同样花二十多万,消费者会发现,能买到的国产插电混动或者纯电动车,在配置、科技感和智能化程度上,要远远超过这些合资品牌的混动车。
巨大的中控屏幕、流畅的车机系统、先进的辅助驾驶功能,这些都是油电混动车给不了的。
于是,它就被夹在了中间,高不成低不就,目标客户越来越模糊。
最后,也是最致命的一击,来自于政策的转向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在2023年,国家明确将油电混动车(HEV)从新能源汽车的目录中移除了。
这个决定影响巨大,意味着它不再享受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也无法在那些实施限牌限行政策的大城市获得一张宝贵的绿色牌照。
对于生活在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城市的消费者来说,油电混动车瞬间失去了最大的吸引力。
这个政策风向标也直接影响了二手车市场,油电混动车的保值率应声下跌,甚至不如插电混动车型。
与此同时,我们身边的充电桩越来越多,小区、单位、商场、高速服务区,充电变得越来越方便。
过去油电混动最大的卖点是“没有续航焦虑,不用充电”,可当充电不再是难题时,这个优点反而成了一个缺点——它无法享受廉价的电能。
当别的车主晚上花十几块钱就能充满跑上百公里的电时,你却只能去加油站加昂贵的汽油。
就这样,在成本、价格、政策和基础设施的多重夹击下,油电混动车这位曾经的“王者”,就这样一步步地走下了神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