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车展刚开幕那会儿,我就盯上了鑫源挖掘的新车。说实话,之前对这个品牌印象还停留在越野、复古那一套,没想到这次一出手,全品类布局,简直像打了个变形。我这几天也翻了翻他们的资料,心里盘算着,哪些真能成为未来的爆款。
先说那台250双缸ADV踏板,简直炸裂。你知道我平时调研,什么能在中排量里拉开差距,那就是配置和动力,要不然都差不多,外观又差不多。鑫源这车用双缸这个差异,真是拉满。中置发动机,水平并列双缸,听着就高端。我跟修理工聊天,他说:这是大排量的配置,没想过会放在250级别。我心想是不是搞错了,结果看官方数据:最大20kW功率,平顺感很好,动力输出是猛快,平常用来城市通勤也绰绰有余。
理性分析下,这样的配置大概能带来100零头的成本,但价格一定不能高出太多(这点我估算,无数次用心算心不够用——毕竟支出还是要考虑市场接受度)。你知道,当这个配置和旧的单缸相比,操控性、稳定性、运动感都吊打它。多连杆后悬挂、13升大油箱、轮径17/15寸——这不是玩玩,它是真实能上阵的硬核装备啊!而且还配置了真空钢丝,轮胎质感比普通的要饱满不少,越野通过性提升不少。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思考——这车的定位会是谁?我猜,主要瞄准追求性价比,又喜欢运动和越野的人群。别看是250级,但实际用料在高端配置上比不少一二线品牌都豪横。而且,匹配湿式CVT变速箱,尤其搞定平顺性,多少新手也能玩得转吧。有朋友说:都说越野靠技术,换挡技术也很重要。我想,确实如此。
那平踏那块设计,也让我印象深刻。外形硬朗,有点欧系大踏板的气质。动力成色足,最大19kW,输出稳定,短途骑行绝对够用了。尤其是座桶设计,能放下全盔半盔,这点很实际——我记得有次骑80公里,临出门才发现链条没油,后来还得绕路找修理店。这样的细节,才是真用车的贴心。
你可能会问:这配置,价格会不会很高?其实根据我估算,合理定价可能在1.8万到2万之间,没那么夸张。反正我个人觉得,能用19999元拿这个配置,算是真物有所值了。
再说滨海休旅RL525 ADV,主打到手即摩旅的概念。听着挺洋气,但真正用起来, SHIPPING有料。18升油箱,能跑个400公里,挺符合我刚翻开笔记看到的平均每百公里油耗在3.5升左右,也算是省油省心了。动力39.6kW,结合现代科技,滑动离合,震动小,Eco跑得挺可靠。前后KYB可调减震,非铺装路也能稳稳当当。这款车挺适合那些喜欢长途跋涉或者想开车出去浪的人。
但是,聊到这里,我又要打个大问号。这样配置,价格能否被市场接受?在某些二线城市,这个价能找到更便宜的长途神器了。他们把装备全部都装进去,好像在告诉我们:我就是想做摩旅神器,你要不要——但市场接受度不一定跟氛围同步啊。
说到鑫源还秀了一款前卫概念——那大排量机甲风巡航?别说,设计感炸裂。不少车迷都在猜:这是不是未来版的跨界行动?我心里暗想,像这种科幻款,未来量产可能性小得很,但它代表了鑫源的野心——我猜,未来走个高端未来感的路线也是大概率。
转念一想,技术的下放让我觉得,有点像生活化的装备改造。比如说,原本只有大排量四缸车才有的液压传动现在用在了250俺这里,中低排量都能享受到高端感。这是不是说明,品牌背后其实在调整技术的门槛?我有个疑问——这样的下放,能带来多大反响?是打开了新市场,还是特仑苏式的高端门槛就此打破?这个我还没细想。
鑫源用这次展会,给我最深的感受就是——不只是在推新车,更像是在试水多元布局。越野、复古、休旅、平踏,甚至未来的概念车,跨度之大让我觉得是全家桶的节奏。这个套路我见得少,但也觉得挺聪明:不要把自己绑在一条线,否则就只能局限于某种风格。
你最喜欢哪款?我一开始还在犹豫——250双缸ADV,太抢眼了。但想想,遮风挡雨,稳点的还是RL525,毕竟实际出行更靠谱。可是我真挺好奇,这股配置大跃进会不会让鑫源成为第二个红旗?你怎么看?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