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车企出海继续提速,欧洲成为全球化关键市场。
3月21日,长安汽车召开欧洲品牌发布会,发布了三大品牌:面向主流大众家庭型用户的移动生活家品牌CHANGAN(长安),聚焦年轻态用户的科技时尚品牌DEEPAL(深蓝)、以及面对高净值人群的智能电动品牌AVATR(阿维塔),9款新车亮相德国。
小鹏汽车则正式对外宣布进军波兰、瑞士、捷克、斯洛伐克这四个欧洲国家的市场,多款车型计划2025年二季度于上述四国市场正式开启销售。
而除了携多款车型在欧洲召开发布会,并宣布了在欧洲市场的战略规划,多家车企还将各研发、设计、生产等多个环节供应链扎根欧洲。
比如,小米已在德国慕尼黑设立汽车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该团队以管理层与资深技术专家为主。
今年1月17日,理想德国研发中心在慕尼黑开业,这是其首个海外研发中心,也标志着其全球化研发迈出全新一步。
而蔚来则在慕尼黑建造造型设计中心。按照规划,蔚来旗下萤火虫品牌计划2026年出海,在中国和欧洲同步上市。
一系列的动作,更说明了欧洲汽车市场对中国车企出海的重要战略意义。
在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看来,欧洲市场是除中国以外最重要的电动车市场,如果看新能源渗透率,以及电动车技术可用性,欧洲仅次于中国,欧洲电动车市场在快速增长,渗透率越来越高;要在欧洲这样的大市场成为领导者,必须更加本地化。
这也意味着,自主品牌还要依靠具备国际化经验与技术实力的欧洲本地软硬件生态体系,才能将其在电动化、智能化技术领域建立起的先发竞争优势,成功地复制到欧洲市场。
01
数据合规、安全联网,智能汽车出海欧洲头道坎
以汽车智能化为例,中国车企出海必须先做好数据合规。毕竟,数据的管理已经贯穿智能汽车全生命周期,包括车辆产生的数据种类繁多,涉及个人信息、行车数据、位置信息等等,做好长久的系统化数据合规管理是重中之重。
而欧洲对于数据保护有着全球领先的严格要求,尤其是GDPR(通用数据保护条例)。除此之外,还有关于网络安全(如NIS2指令)、未来可能的人工智能法案(AI Act)等,都对车联网数据处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这非常考验车企们对欧洲法律法规的全面把控能力,同时也为扎根欧洲多年的供应商们,提供全新的市场机会。
在高工智能汽车看来,部分动作较快的上游合作伙伴,已经找准自身定位,抢占中国智能汽车出海欧洲合法合规新风口,包括深耕欧洲市场近20年的中国电信欧洲公司,拥有本地化的专业团队和对欧洲法规的深刻理解,能够为车企提供一整套“合规驱动”的解决方案。
一是合规咨询与评估。可协助客户理解欧洲各项法规的具体要求,进行数据保护影响评估(DPIA),识别业务流程中的合规风险点。
二是本地化数据处理架构设计。 基于合规要求,帮助客户设计符合“数据最小化”、“目的限制”和“存储限制”原则的数据处理架构。关键在于确保需要本地处理的数据(尤其是个人数据)能够存储和处理在欧洲境内符合要求的设施中。
三是技术赋能合规。其服务和产品本身就内嵌了合规考量。例如,云平台提供精细的访问控制、加密、审计日志等功能,帮助客户满足GDPR关于数据安全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出海车辆如何实现稳定、安全、快速的联网,也是全新的挑战。
毕竟,智能化时代,汽车早已不是离线的交通工具,而是始终在线的智能终端,没有稳定的网络连接,OTA升级、远程诊断、V2X协同等无从谈起。
比如,车联网业务,通常需要低延迟、高可靠的网络连接,处理大量的实时车辆数据(如状态、位置、诊断信息)和用户交互数据。
在欧洲本地,用户期望获得快速响应的服务支持,那么从运维的角度考量,数据处理中心需设在欧洲本地,以满足GDPR等法规对个人数据处理地域的要求。
而中国电信欧洲公司,提供覆盖欧洲的高质量移动网络服务或与本地运营商合作的连接方案,确保车辆稳定在线。同时,其在欧洲主要国家设有数据中心节点和运维团队,提供7x24小时的本地技术支持和网络监控,确保服务连续性。
另外,随着全球汽车加速向智能化、网联化深度转型,汽车OTA作为连接软件迭代的核心载体,已经成为了车企重构用户体验的竞争焦点。
从技术层面来看,OTA 需要安全、可靠、大带宽的传输通道,确保固件和软件更新包能够准确、完整地推送到每一辆车,因此更新过程的数据安全和完整性至关重要。
那么在欧洲本地,就需要强大的内容分发网络(CDN)能力,确保欧洲各地的车辆都能快速下载更新。以及需要监控更新成功率,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失败情况。
中国电信欧洲公司利用其遍布欧洲的PoP点(网络接入点)和CDN能力,优化OTA更新包的分发路径,降低延迟,提高下载速度和成功率。不仅能为智能汽车OTA提供安全的传输通道,还能根据客户需求配合进行更新任务管理和监控。
02
本地高效运维与回传合规,最大化数据价值
除了做到数据合规、联网安全之外,如何处理高敏感度的数据,也是智能网联汽车出海欧洲的重中之重。
比如,辅助驾驶产生海量、高敏感度的传感器数据(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对数据传输的带宽、时延要求极高,且涉及复杂的地图数据、训练数据和推理计算。
而在本地运维,需要高性能计算资源、大规模存储能力,以及极其严格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措施。由于数据敏感性极高,本地化处理和存储几乎是强制要求。
针对于此,中国电信欧洲能够提供高性能的云基础设施,包括边缘计算节点,以满足低延迟处理需求。并且还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了符合欧洲法规的数据湖和AI训练平台。在数据安全方面,可提供端到端的加密方案和严格的访问控制,确保敏感数据得到最高级别的保护。
不过,从实际应用来看,不同的客户可能还需要不同类型的云,包括公有云、私有云等,甚至可能希望整合在欧洲的美国云厂商或中国的云厂商资源,进而对供应商的云服务模式提出更高的灵活性要求。
“车企的需求确实是多样化的。中国电信欧洲公司致力于成为客户在欧洲的‘一站式ICT合作伙伴’,我们的云策略是开放和灵活的。”中国电信欧洲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 中国电信欧洲公司在欧洲拥有自建的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公有云和私有云),完全符合欧洲本地法规要求,提供计算、存储、网络等全栈云服务。这对于希望将核心数据和应用部署在自主可控环境下的客户尤其重要。
其次, 中国电信欧洲公司还拥有多云整合能力。 若车企已有基于AWS、Azure、Google Cloud等美国云厂商,或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等中国云厂商的全球架构。中国电信欧洲公司可提供强大的“多云连接”和“混合云管理”服务,通过其SD-WAN解决方案和云连接服务(Cloud Connect),可以帮助车企安全、高效地连接和管理分布在不同云平台上的资源,实现跨云的统一运维和数据流转。
三是提供本地化运维支持。无论是自建云,还是车企使用的第三方云,中国电信欧洲公司都能提供覆盖欧洲的本地化运维服务。包括基础设施管理、网络监控、安全运维、合规审计支持等,确保客户在欧洲的业务连续性和合规性。
实际上,数据作为车企的宝贵资产,除了本地处理,还需要将部分经过处理的、非敏感的数据回传至国内总部用于分析或研发。
而车企的数据跨境传输,亦是另一个高度敏感且受严格监管的领域。对于这块市场需求,中国电信欧洲的服务原则是“合规前提下的数据价值最大化”。
一是数据脱敏与匿名化。在数据离开欧洲前,必须确保个人身份信息已被有效去除或处理,使其不再符合GDPR对“个人数据”的定义。中国电信欧洲公司可根据具体业务场景和数据类型,建议合适的脱敏方案,并确保其有效性。
二是合规的数据回传通道。 对于确有必要且经过合规处理(如脱敏、聚合)后的数据回传需求,中国电信欧洲公司提供安全、稳定、合规的国际数据专线(如IPLC/IEPL),或基于互联网的加密VPN通道,其全球网络覆盖能力,确保了传输的质量和可靠性。
三是持续的合规监控。中国电信欧洲公司会持续关注欧洲数据跨境传输法规的变化(例如Schrems II判决后的标准合同条款SCCs、充分性认定等),并向客户提供最新的合规建议,确保持续符合要求。
从上述能力来看,不难发现,进入欧洲长达近20年的中国电信欧洲公司,已经凭借丰富的欧洲项目经验,可为中国车企及供应商们筑牢数据底座,助力其在欧洲市场开拓新局面。
而迈过数据关卡的基础上,自主品牌车企能否顺利掘金欧洲,期待市场反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