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汽车终于不装了,摊牌了。
新款BJ30,换个名叫“旅行家”,叠加一堆官方和非官方的优惠,直接给你干到8万3千9。讲真,这个价格出来,同行,尤其是那几位也玩儿方盒子的友商,看了也得傻。这已经不是掀桌子了,这是直接把餐厅爆了,我不过了,大家也别想吃饭。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BJ30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然后他们给你包装一个词,叫“越野平权”。
听着特别高大上对不对?像是什么伟大的革命宣言。翻译过来就是,以前你花十几万买个哈弗大狗或者捷途旅行者,假装自己是个硬汉,朋友圈发九宫格配文“永远年轻,永远在路上”。现在北京汽车说,不用装了,我8万块,直接让你“硬”起来,就问你怕不怕?这不是在竞争,这是在发疯,一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癫狂。
为了让你觉得这8万块花得值,他们还给你整了一堆花里胡哨的东西。什么新增“天池蓝”车漆,听着就很有旅行的感觉,虽然你99%的时间还是堵在去公司的路上。最狠的是,人家给你一个“整车终身质保”。这是什么?这是“不服就干”的战书。这已经不是产品自信了,这是一种心态,一种“老子豁出去了,售后成本爆炸也得先把你们都卷死”的自爆卡车式宣言。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BJ30比作自爆卡车,可能有点不厚道,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内味儿?
再看动力,更魔幻了。
1.5T的混动,给你搞出个6.59秒破百。你敢信?一个长得像压缩饼干一样的方盒子,跑得比很多小轿车都快。这就好比一个练金钟罩铁布衫的壮汉,突然从裤兜里掏出一把AK47,对着你就是一顿突突,这谁受得了?还有那个所谓的“能量中锁”,讲真,名字起得跟修仙功法似的,像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的独门绝技。
但你我都知道,决定自动驾驶成败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而这种轻越野钢铁盒子的上限,永远不取决于那些听起来很牛逼的电子限滑,而是取决于那个敢把油门踩到底的司机,以及他账户里准备的修车钱。但能过,就是能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就够了。
我作为一个天天幻想仗剑走天涯,结果连小区门都懒得出的中年人,我太懂这种车的目标用户了。
我们需要的不是真正的越野能力,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可能性”。一种“万一我想去野一下呢?”的心理安慰。我们想买的,是那个能随时逃离眼前的苟且的按钮,尽管我们一次都不会按。BJ30就是把这个安慰剂的价格,从十几万,直接拉到了8万。它卖的不是车,是成年人的“任意门”,虽然门的另一头还是办公室。
妈的,凭什么不能8万块买个梦想!
这种掀桌子式的打法,短期看是真爽,让消费者,哦不,让韭菜苗们觉得占了天大的便宜。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自杀式袭击,往往会把品牌价值也一起炸没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在当下这个连呼吸都要内卷的时代,还谈什么品牌价值?先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活着,才有资格谈以后。
还有那个7座版,我真的是没看懂,典中典的产品经理附体。在一个本来就不大的空间里硬塞两个座位,这是什么道诡异仙里的情节?是觉得奶爸们带着一家老小,也能去无人区修仙吗?还是觉得在城市里堵车的时候,后排的孩子可以玩真人版俄罗斯方块?说起来,最近楼下便利店的关东煮好像涨价了,世道艰难啊。
所以,这台车到底是什么?
它是一个矛盾的缝合体。它用一个硬汉的外表,包裹着一颗城市代步的心。它用一个掀桌子的价格,去试探一个本该体面的市场。它用“诗和远方”的营销,去安抚那些被困在写字楼里,连年假都不敢休的灵魂。它不跟你谈技术,不跟你聊信仰,它简单粗暴,直接把价格拍你脸上。
那么,这个8万多块的钢铁盒子,到底值不值得买?
答案很简单,如果你觉得它帅,那就值。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逻辑、参数、性价比,最终都要为你的“我乐意”让路。
帅,就是这个世界上最硬的硬通货。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