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开始车圈很热闹!车圈老总齐发声,价格战确实该停了

最近车圈可真是热闹非凡!如果你关注汽车行业,想必已经被各种“降价”、“促销”的信息刷屏了。从年初到现在,一波接一波的优惠浪潮,让消费者看得眼花缭乱,也让整个行业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但就在这看似“狂欢”的背后,一股更理性、更健康的力量正在凝聚、发声,推动着市场回归应有的秩序。这不仅仅是价格数字的变化,更是一场关于行业未来走向的深刻思考与积极行动。

6月开始车圈很热闹!车圈老总齐发声,价格战确实该停了-有驾

车企集体发声:告别“内卷”,拥抱价值

进入6月,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车企大佬们不再仅仅埋头于价格标签的比拼,而是集体站到了台前,发出了共同的心声:无序的“价格战”和“内卷式”竞争,该停了!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5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明确指出,适度的竞争本是市场经济的常态,是行业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无底线的价格战和盲目的技术比拼,最终会挤压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的长远发展。这一观点得到了众多车企高管的共鸣。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直言“坚决反对无道德底线、无法律底线的恶性竞争”,认为当前的激烈竞争给企业和产业链上的百万员工带来了巨大压力。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也强调,“内卷式”竞争不仅影响供应链质量和安全标准,更削弱了产业韧性和内生动力。国际零部件巨头大陆集团的中国区首席技术官慕容特博士更是呼吁行业回归健康竞争态势,强调“良性竞争是要用最好的价格提供最好的产品”。

这些来自不同背景、不同体量车企的负责人,观点如此一致,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行业上下已经深刻认识到,单纯的价格厮杀并非长久之计,甚至可能伤及根本。

行动落地:缩短账期,稳固产业链根基

光有呼吁还不够,关键是要拿出实际行动。我们看到,一个影响深远的行业共识正在迅速形成并落地——保障供应链健康,缩短供应商账期。

6月开始车圈很热闹!车圈老总齐发声,价格战确实该停了-有驾

6月初,一汽、东风、广汽、赛力斯四家主机厂率先行动,宣布将供应商账期压缩至60天以内。紧接着,比亚迪、奇瑞集团、小鹏汽车等重量级玩家也纷纷跟进,做出了同样的承诺。这波由头部车企带动的“正向内卷”,旨在改善供应链生态,确保供应商伙伴有更稳定的现金流和合理的利润空间,从而有能力持续投入研发、保证零部件质量和稳定供应。

这一行动并非孤立事件,它呼应了6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精神,体现了行业对构建更公平、更可持续产业链环境的迫切需求。稳定的供应链是汽车品质的基石,缩短账期正是加固这块基石的关键一步。

行业组织倡议:维护公平,引导健康发展

车企积极行动的同时,行业组织也及时发声,为规范市场秩序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6月开始车圈很热闹!车圈老总齐发声,价格战确实该停了-有驾

5月3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率先发出紧急倡议,强调车企应依法合规经营,旗帜鲜明地反对无底线的“价格战”。倡议明确指出,无序的价格战是行业效益下降的重要因素,它挤压了企业在售后服务保障和创新发展上的投入空间,冲击了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紧接着在6月3日,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也发布倡议,呼吁全行业抵制“内卷式”竞争,维护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推动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些倡议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赞同并支持中汽协的倡议,将加大行业“内卷式”竞争整治力度,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采取必要监管措施,坚决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这表明,规范市场秩序、引导行业健康发展,已成为从上到下的共同意志。

技术普惠与价值回归:竞争的新方向

当然,告别“内卷”并非意味着放弃竞争。相反,头部企业正在清晰地勾勒出未来竞争的新图景:技术普惠和价值回归。

6月开始车圈很热闹!车圈老总齐发声,价格战确实该停了-有驾

以比亚迪为例,面对“价格战”的质疑,他们强调其降价策略的核心是“技术普惠”。比亚迪董秘李黔解释道,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效率提升和规模效应带来的成本优化,最终回馈给消费者,让更多人享受到技术进步的红利。这种“技术驱动成本降低”的逻辑,与单纯依靠牺牲利润的“价格战”有着本质区别。

同时,像奇瑞汽车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所阐述的,企业需要“冷静”、“稳健”,坚持技术为本,在智能化和电动化转型中追求持续领先,并坚定推进全球化战略。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段建军也形象地比喻,汽车行业的竞争是马拉松而非百米冲刺,企业需要坚持价值底线和长期投入,不断提升技术、体验和价值本身。这些观点都指向同一个核心:未来的竞争,将更聚焦于谁能提供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技术、品质、服务和综合价值体验。

品质保障:监管护航消费者权益

在行业积极寻求转变的同时,保障消费者权益、筑牢产品质量防线的工作也在同步加强。

6月开始车圈很热闹!车圈老总齐发声,价格战确实该停了-有驾

6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加大对舆论关注度高、存在较大质量安全隐患车型的抽查力度。这一举措旨在从源头上确保投放市场的产品符合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质量保障。这无疑给正在回归价值竞争的车企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消费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展望:从规模扩张到生态成熟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跃升的关键时期,新能源与智能化为我们赢得了“换道超车”的宝贵机遇,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在这样的背景下,告别无序“内卷”,拥抱价值竞争,构建健康、可持续的产业生态,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朱华荣董事长乐观地预测,未来1-2年,中国汽车行业将回归理性竞争,回归健康可持续的价值线。这并非意味着竞争的消失,而是竞争将步入一个更高级、更注重长期发展的新阶段。车企将更专注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制造工艺的精进、用户体验的优化和全球化布局的深化。供应商将获得更稳定的发展环境,能够专注于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经销商也将在一个更透明的规则下运营,提供更专业的服务。最终,消费者将受益于更可靠的产品品质、更优质的用车服务和更具价值感的汽车产品。

这场由车企集体发声、行业组织倡议、主管部门引导共同推动的变革,正在为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描绘一幅更理性、更健康、更可持续的蓝图。热闹之后,价值回归,这或许才是车圈这场大戏最值得期待的精彩篇章。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注重品质、更尊重价值、更着眼长远发展的汽车新时代的到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