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大灯外框和翼子板鼓包翘边,造车经验不足是主因吗?

近日,小米SU7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多名车主在社交平台反映车辆大灯与翼子板接缝处存在鼓包、翘边现象。这一质量问题不仅引发了消费者对小米造车工艺的质疑,也让业内专家直呼"从业12年没见过这种情况"。作为小米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型,SU7的质量问题是否真如专家所言,源于"设计制造经验不足"?

据浙江广电旗下中国蓝新闻报道,多位SU7车主发现车辆大灯外框与翼子板接缝处存在明显翘边,按压时会出现上下起伏,严重影响车辆外观整体性。一位车主在微博晒出与小米售后的对话记录显示,售后人员承认问题存在并承诺免费维修,称"可以免费调整,具体施工操作需要师傅经验和熟练的手法"。这种解释不仅未能打消车主疑虑,反而加深了人们对小米汽车装配工艺的担忧。

浙江省消保委汽车专家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SU7翼子板设计尺寸偏大,导致与车灯装配过紧,阳光照射下热胀冷缩后出现缝隙,属于典型的"设计制造汽车经验不足"引发的问题。专家特别强调,从业12年来从未见过原厂车出现类似情况,这一表态无疑给小米汽车的品控体系敲响了警钟。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小米SU7近期遭遇的唯一质量争议。此前SU7 Ultra车型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宣传问题已引发数百名消费者要求无损退车。而在中国汽车质量网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车质量排行中,小米SU7以239分(分数越高质量越低)排名垫底,甚至低于奔驰EQE、宝马i5等被网友调侃为"杂牌"的车型。不过颇具戏剧性的是,在车质网同期发布的排行中,SU7却以万分之1.7的投诉率排名第二,这种矛盾数据更让消费者感到困惑。

面对质量问题,小米汽车的反应速度值得肯定。据车主反馈,售后团队对翘边问题提供了免费维修方案,并表示通过调整螺丝即可解决。但这种"头痛医头"的解决方式能否从根本上消除设计缺陷,仍需时间验证。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作为造车新势力,小米在供应链管理、生产工艺等方面的经验积累确实与传统车企存在差距,SU7作为首款车型出现一些"成长的烦恼"在所难免,关键要看企业后续的改进态度和措施。

汽车作为耐用消费品,质量稳定性是消费者最关注的要素之一。小米SU7接连曝出的质量问题,不仅考验着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更直接影响着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在新能源车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仅靠营销噱头和性价比难以赢得长期发展,唯有扎扎实实做好产品,才能真正在汽车行业站稳脚跟。对于志在成为"汽车界苹果"的小米而言,如何快速补足造车经验短板,将决定其能否实现从手机厂商到汽车制造商的华丽转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