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华为下场造了一台“史上最便宜”的华为系汽车,这事儿让很多人都觉得有点看不懂。
大家伙儿都知道,华为的余承东之前可是一直在公开场合强调,说华为造车,三十万以下的车型基本都是卖一台亏一台,要想不亏钱,怎么也得卖到三十万以上。
这话音还没落多久,一台名为“尚界H5”的新车就突然冒了出来,起步价直接定在了16.98万元。
这一下就把很多人给整蒙了,这不等于华为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吗?
一边说着低价车亏本,一边又推出这么一款价格亲民的车,华为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难道是真的钱多到没地方花,准备做一笔“赔本赚吆喝”的买卖吗?
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先看看这台尚界H5到底有多火爆。
自从它开启预售之后,那个订单量简直就像开了闸的洪水一样,挡都挡不住。
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预售刚开始一个小时,订单就轻松突破了2.5万台。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简单换算一下,就等于平均每分钟就有超过410位消费者掏钱下了订单,这个速度确实有点吓人。
更夸张的是,仅仅过了18个小时,预订量就直接冲上了5万台的大关。
这还仅仅是预售阶段的“小订”,就已经展现出了惊人的市场号召力。
除了消费者热情高涨,连卖车的经销商们都坐不住了。
有消息说,已经有超过1500家经销商报名想要代理尚界这个品牌,其中甚至有不少是以前卖保时捷、沃尔沃这些传统豪华品牌的,现在也纷纷转过头来,想要分一杯羹。
从这个架势来看,尚界H5成为下一个爆款车型,基本上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15万到20万这个价格区间,市场上的竞争可以说是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
无论是常年霸榜的比亚迪,还是实力雄厚的吉利、长城,亦或是主打性价比的零跑汽车,每一家都拿出了看家本领,把配置和价格都压到了极致。
在这样一个“高手如林”的市场里,尚界H5一个初来乍到的“新人”,凭什么能够一炮而红,让这么多人为它买单呢?
其实,关键就在于华为打出了一张让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牌,那就是“反差感”。
试想一下,以前那些只在问界M9这种售价四五十万,甚至更贵的豪华车型上才能见到的顶尖技术,比如那套看得清清楚楚的192线激光雷达,还有那套让无数人眼馋的华为ADS 4.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再加上运行流畅、生态丰富的鸿蒙智能座舱,这些听起来就很高大上的配置,现在华为告诉你,不到二十万,你就可以全部拥有。
这种感觉,就好像你本来只想买一张经济舱的机票,结果航空公司不仅给你免费升到了头等舱,还告诉你飞机上的餐饮都是米其林大厨准备的,这种巨大的惊喜和价值感,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
除了把高端技术下放到平民价位,尚界H5在很多细节设计上也显得特别“懂人心”。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里出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潮流”,比如为了追求所谓的科技感,很多车都用了隐藏式门把手,结果一到冬天结冰,车主想拉开车门都费劲。
还有的车企为了显得简约,把所有的功能都集成到一块大屏幕里,连调节空调温度、风量这种最常用的功能,都得在屏幕里点好几下才能找到,开车的时候操作起来既不方便也不安全。
尚界H5似乎是听到了广大车主的吐槽,在这些地方偏偏就“反着来”。
它的门把手就是最传统、最可靠的样式;空调出风口调节用的是实实在在的物理拨杆,盲操作也毫无压力;中控扶手箱没有跟风去装什么小冰箱,而是做成了一个超级大的储物空间,实用性大大提升;车顶虽然有超大的全景天窗,但也标配了电动的遮阳帘,绝不会让车主在夏天被太阳晒得头皮发麻。
这些看似“复古”的设计,实际上是真正从用户的日常使用便利性和舒适性出发,解决了许多华而不实的痛点。
更实在的是,在电池这个核心部件上,尚界H5全系都明确使用了宁德时代的产品,不像同价位的一些竞品还在让消费者玩“电池盲盒”,这种坦诚和厚道,大家是能感受得到的。
当然,推出一款爆款车,对于华为来说,仅仅是计划的第一步。
这背后,其实是华为在汽车领域布局的一盘大棋。
过去,华为通过与不同车企合作,已经推出了问界、智界、享界、尊界这“四界”,它们分别主打家庭SUV、运动轿车、行政豪华轿车和百万级超豪华车型,成功地在30万以上的高端市场站稳了脚跟,树立起了高端、智能的品牌形象。
甚至还通过与明星合作,吸引了不少高净值人群的关注。
但是,一个健康的品牌金字塔,光有闪亮的塔尖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一个宽阔而坚实的塔基。
尚界H5的出现,正是为了构建这个塔基。
它就像华为派出的一支“先锋军”,用极具竞争力的价格和越级的技术配置,直接杀入了市场容量最大、消费者群体最广阔的大众市场。
它的目标客户非常明确,就是那些预算相对有限,但又对智能科技和品质有追求的年轻消费者。
可以说,尚界H5的推出,正式宣告了华为汽车要实现从高端到大众的全价格段覆盖,既要抓住富豪们的心,也要拥抱广大的年轻人。
最后,我们再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既然余承东说30万以下的车都亏钱,那这台只卖十几万的尚界H5,华为到底打算怎么赚钱呢?
答案其实就藏在华为这次选择的合作伙伴——上汽集团身上。
智能汽车的研发成本非常高,特别是智能驾驶系统,前期投入巨大。
要想把成本降下来,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生产规模,把高昂的研发费用平摊到每一辆车上。
之前的合作伙伴虽然也很有实力,但要论起大规模生产的成本控制能力、对整个供应链的掌控力以及质量品控的稳定性,上汽在国内绝对是顶尖水平的。
为了尚界H5这个项目,华为和上汽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资源,首期投资就高达60亿元,组建了超过5000人的专属团队,还专门为它建设了超级工厂。
这一切都表明,尚界H5并非一款简单的“低价走量车”,而是华为和上汽联手,用来抢占市场份额、摊薄技术成本的战略性产品。
或许,单看尚界H5这一款车,它的利润可能确实非常微薄,甚至是在亏本销售。
但是,一旦它的年销量达到几十万台甚至上百万台的规模,就能极大地降低华为整套智能驾驶硬件和软件的采购和生产成本。
这样一来,不仅尚界H5自身有可能实现盈利,降低的成本还能反过来用到问界、智界等更高端的车型上,让整个鸿蒙智行旗下的所有产品都更具竞争力,从而形成一个“销量越高、成本越低、优势越大”的良性循环。
这盘棋,华为下得很大,也很有远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