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自研AI设备,工厂支出超九成入成本,行业评价敢投敢干

八月头几天,江宁汽车城的李师傅照例赶早班,手上活比往年略显清闲,拆着比亚迪汉EV的后轮时随口搭话:“现在新电车厂子好多夜班都不加了,行情真不如前两年咯。”厂区传闻,说比亚迪好几个生产点夜线上都停了,有的班组工人干着干着被调去填别的车间,工段长还悄悄发消息到家属群,安慰说只是临时调整。

比亚迪自研AI设备,工厂支出超九成入成本,行业评价敢投敢干-有驾

那会儿大伙还以为是供应链又拉胯,零部件没跟上。后来才知道,今年起比亚迪产量头一回开始往下掉,七月做账单时候,刚补完数据结果还是比去年七月少了点。群里有搞物流的吐槽,货车师傅配送单子少了三成,厂门口连小饭馆都静了不少。以前新车下线,师傅们还能摸两公里趟清单,最近有的已经改拉配件出门,哪还管得上组装新车。

这阵子都说,比亚迪的钱并没有全砸车上——账本上好几个支出项目突然蹿高。研发端大头全是人工费,光研发人员工资,一个季度就三百多亿。厂里老销售小吴分不清具体数字,他有次喝酒闲聊,憋不住问:“比亚迪这些搞技术的光工资都就顶我一年几辈子,人家这啥活?”

比亚迪自研AI设备,工厂支出超九成入成本,行业评价敢投敢干-有驾

其实这两年,工厂机械师傅都晓得,搞AI的比亚迪动静不算小。厂区那边有座灰色新楼大家都叫它“超算房”,门口全封,里面进出戴着蓝胸卡的工程师,一天到晚扶着笔记本嘀嘀咕咕。隔壁大学的教授偶尔带学生来调研,私下讲:“人家那是大模型实验棚,和整车没太大关系。”

有意思,组车城技术讲座就连车辆总师也总吹嘘:“我们不是光会搞电池动力,连AI训练的服务器运算都自己造——外面动辄报价百来万一台,我们的AI板件、液冷系统,都是能出货给欧洲大厂的行头。”他这说法,去年底还真成了些行业八卦。外贸做零散订单的同行,都爱调侃:“比亚迪成了AI服务器后厂子,给老外贴牌生产,有人要抱大腿。”

比亚迪自研AI设备,工厂支出超九成入成本,行业评价敢投敢干-有驾

另一茬很少见的冷门配置来了。师傅们偶尔摸到展厅拆解的新款唐EV,说中控下面塞了组固态硬盘,听说这专门加给AI驾驶用的。再点进厂家说明页也藏着两句“本集团加大对AI数据中心建设的投入”,意思就是这钱流到服务器里去了。电控科班出身的陆工去年去比亚迪做实习,感慨说:“以前做动力包,现在做自动驾驶用的芯片、摄像头、激光雷达,听说专人管,单一台车的智能硬件比纯动力线贵出一截。”

车厂党委会上还悄声议论:今年研发区块支出几乎全按费用计,查老账发现能摊进成本的全都算到这期里了。朋友圈混得精明的车友会会长还专发了一条,就拿长城汽车做比较,说人家只拿一半的研发往费用走,而比亚迪全数近乎九成都轰到当期,要说不是在主动压利润都没人信。厂里老会计惯用的土话,“坏账都藏得明明白白,让外头看个明白账。”

比亚迪自研AI设备,工厂支出超九成入成本,行业评价敢投敢干-有驾

可和一堆埋头搞“智能”的班组比起来,外销线热闹仍在继续。门卫老杨守着出厂大门,一天下午数着新出场的滚装船发车队:“今年船算造得快,看着都快数不过来。”他念叨着说,厂子自己下单造的船,每艘能往海外带七千辆车,前天家里小舅子还特意去拍船下水,翻译给海外客户当素材使。

比亚迪这些年出海下本不手软,泰国、土耳其、匈牙利、巴西,工厂像蘑菇一样拔地起。翻过月报看投资额,动辄七六亿,有的地方直接上百亿。售后系统也悄然跟上,布达佩斯欧洲总部,不光验车,连本地改款研发都能就地包干。别的自主品牌海外还靠代理推,比亚迪这阵势,群里段子都传开了:“咱不靠第三方物流了,人家自家船一开,票子省下老鼻子,运量翻倍。”

比亚迪自研AI设备,工厂支出超九成入成本,行业评价敢投敢干-有驾

外头有懒得算账的物流哥推一把下巴道:“单从中国拖到欧洲,海运费一台小一万块,造自家滚装船,不过六七年本儿就回来了。”这些粗算账外行听得一知半解,只记得比亚迪真敢拼。造船订单、工厂投建资金、拉货卷单,轮流各自爆出。

讲到配置冷门、事故八卦,去年无锡有台腾势D9夜里开自家车库,智能辅助刹车紧得过了头,把花坛当成障碍死活不开。业主群友录视频发出来,搞笑配上“AI防盗太靠谱”,第二天竟给厂家热线打爆。后台工程师回应得滴水不漏,意思是该系统在“局部AI高负载下需调整”,老司机听都能猜出十有八九是算法还没匹配好。老技师赵师傅感慨:“现在修车不是玩螺丝刀,是玩烧脑的开发板子,弄不懂。”

比亚迪自研AI设备,工厂支出超九成入成本,行业评价敢投敢干-有驾

再说养护细节,以前一辆燃油车定期换油、清积碳,混动和纯电来了都是高压系统为王。新“三电”模块动不动就内置远程诊断,出点小毛病直接OTA升级解决。老车主孙阿姨有次抱怨,自己汉DM夜里遥控停车,倒库倒到一半提示“AI升级维护”,急得她第二天拉着邻居小孩查说明书。新司机只留一句:“以后车要是连wifi都整不好,都不好意思和人家聊怎么用车。”

前阵子江宁车友群还闹过段子,说比亚迪每卖出一万辆新车,就有一辆带了隐藏选配——副驾驶门扶手下藏一小组紧急断电器,有人真遇到智能座舱死机,当场靠机械方式强制重启。厂家自己都没写明白,还是微信群临时分享出来的。这种冷门设计,维修站技师有时都不摸底。

比亚迪自研AI设备,工厂支出超九成入成本,行业评价敢投敢干-有驾

卖得多未必出事少,听说巴黎街头有出租司机开比亚迪,蹭上电动摩托后座,车主群热议起蓝牙钥匙偶尔失灵,买新车小伙一脸无语,转头笑言:“国货这质量,是出名的皮实、死板,反正能用三五年。”

全球做大做强这说法,坊间传的更多。邻居老蒋移民新西兰,远程和国内亲戚炫耀,“人家比亚迪超市门口都有卖了,杂牌零配件随时能搞到,这比早几年韩系强多了”。口口相传,反倒让本地经销商整的配件进货价格弹性蛮大。

这些故事里藏着真真假假的行业秘闻。AI追风、舍利出口、研发投入大得离谱,老工程师嘴里的“聚宝盆”,比亚迪造车路子已然越走越阔。至于接下来新工厂能不能真见水花,AI服务器带来的好处是噱头还是硬实力,也许几年后老李师傅还在工厂门口讲新段子,谁晓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