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热闹,就是一汽奥迪拿出了一款全新的纯电车,叫Q6L e-tron。
这车一亮相,很多人心里都犯嘀咕:现在咱们国家自己的电车品牌这么厉害,什么理想、蔚来、小鹏,还有小米都来造车了,竞争这么激烈,奥迪这个传统的豪华品牌,现在才拿出这么一款重磅的纯电车,是不是有点晚了?
它到底有啥真本事,能跟咱们国产新势力掰掰手腕?
特别是看到它跟华为有了深度合作,大家就更好奇了,一个德国老牌车企,怎么会用上咱们中国的技术?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咱们得先说说现在的大环境。
以前咱们买车,尤其是买好车,首先想到的就是奔驰、宝马、奥迪,这“BBA”三个字母,就代表了面子和品质。
但是现在时代变了,进入电动车时代,大家看车的需求也变了。
光有豪华的内饰和响亮的牌子还不够,车子够不够“聪明”成了很多人特别看重的一点。
车里的屏幕大不大、好不好用,自动驾驶功能靠不靠谱,这些都成了新的衡量标准。
在这方面,不得不说,一些传统的国外品牌确实反应慢了点,他们的车机系统用起来感觉总是不如咱们国产的顺手,这也让它们在国内市场感觉有点力不-从心。
奥迪作为其中的一员,肯定也感觉到了这种压力,所以它必须拿出一款能真正打动中国消费者的产品,来证明自己依然是豪华电动车领域的强者。
这时候,一汽奥迪Q6L e-tron就来了。
这台车最大的亮点,可能不是它车头那四个圈的标志,而是它搭载了一套深度定制的华为乾崑崑智驾系统。
这可不是简单地在车里装个华为的软件那么简单。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奥迪负责造出了一个顶级的、结实耐用的“身体”,这方面德国的工业制造水平是公认的;而华为呢,就为这个“身体”装上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中国大脑”。
这个“大脑”厉害在哪儿呢?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那么依赖高精地图。
以前很多所谓的自动驾驶,必须在有高精地图覆盖的大城市主干道上才能用,一到小路或者地图没更新的地方就“抓瞎”了。
但华为这套系统,号称能做到“全国都能开,有路就能开”。
意思就是,不管你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还是在一些地图上不太起眼的乡间小路上,只要是条路,它就能辅助你驾驶。
这是因为它有一套非常厉害的感知系统和算法,就像人的眼睛和大脑一样,能实时观察周围的环境,精准地识别路上的各种复杂情况,比如突然从路边冲出来的行人,或者是不按规矩行驶的电动车,它都能提前做出预判,帮你避免危险。
这对于很多觉得自动驾驶不安全、不放心的普通人来说,确实能增加不少信心。
奥迪的这一步棋走得非常聪明,它没有固执地坚持用自己的那套东西,而是选择了和这个领域里我们中国最顶尖的科技公司合作,这既体现了它的开放心态,也说明了它对中国市场的足够重视。
说完了这个聪明的“大脑”,我们再来看看它的“身体”。
奥迪毕竟是奥迪,在外观设计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你一眼看过去,就知道这是一台奥迪车,那种德系车特有的扎实感和力量感还在。
但它又做了一些特别的设计来迎合中国市场,比如它的前脸,是一个封闭式的、很有科技感的造型,更符合大家对电动车的想象。
更有意思的是,它推出了两种专门为中国市场设计的颜色,一个叫“青城绿”,一个叫“流霞紫”。
你听听这名字,是不是比那些“星空灰”、“量子银”更有中国味儿?
一下子就让人感觉亲切了不少。
而且,这车的前后大灯里面的灯光样式,居然还可以让车主自己去选择,这就给了大家一个展示个性的机会,让自己的车变得独一无二。
坐进车里,那种熟悉的奥迪式豪华感就来了。
手能摸到的地方,很多都是软的皮质,还有精致的木纹装饰和金属质感的按钮,这些细节都体现了老牌豪华车企的做工和底蕴。
但这次,它更懂中国人的需求了。
车名叫Q6L e-tron,那个“L”就是加长的意思,它的轴距达到了2995毫米,快接近3米了。
这在同级别的车里是非常出色的数据,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后排空间特别宽敞。
咱们中国人买车,很多时候不光是自己开,还要带着家人,后排坐得舒不舒服很重要。
奥迪显然是把这一点研究透了。
最后咱们聊点最实际的,就是性能和价格。
这台车是基于奥迪和保时捷共同开发的PPE高端纯电平台打造的,可以说是出身名门。
这个平台最大的技术亮点之一就是采用了800V高压架构。
这个技术对我们普通用户来说,最直观的好处就是充电特别快。
根据官方的说法,充电10分钟,就能增加260公里的续航里程。
这是什么概念?
就相当于你在高速服务区停下来,去趟卫生间,买瓶水喝的功夫,车子的电就充得差不多了,能让你很安心地继续跑长途,大大缓解了所谓的“里程焦虑”。
说到价格,这次一汽奥迪也显得非常有诚意。
它的限时尊享价区间是34.88万元到39.88万元。
看到这个价格,很多人都觉得挺有吸引力的。
你想想,这是一台挂着奥迪标、有着纯正德国血统、空间超大、还用上了华为顶级智能驾驶技术的中大型豪华纯电SUV。
这个价格,可以说直接就和特斯拉Model Y以及我们国内的一些主流新势力品牌展开了正面竞争。
这表明奥迪这次不是来打酱油的,而是下定了决心,要凭借德国的精湛工艺和中国的领先科技这两大优势,在中国这个全球最重要的电动车市场里,重新证明自己的实力,抢回属于自己的那份蛋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