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7又要掀起风云了?说出来未必有人信——一个曾经戴着“东风小康”帽子的家伙,摇身一变成了现在呼风唤雨的“赛力斯”,还和华为搞上了联名,这剧情搁几年前谁敢想?但现在还真不是演戏,咱们就眼看着问界在车市里搅得一池春水,销量直线拉升,成绩单越看越精神。
不过,很多人或许也心里直冒疑问:新M7上来了,会踏着跟以前差不多的售价,那它真就能一战成名吗?至少从纸面上看,好像一切“火爆”都已铺好赛道,但事实真能这样顺风顺水?其实嘛,买车的人,哪有光看字面数字就买账的。哎,有时候啊,就连专家也会掉进偏见的坑里。新M7究竟有几分真本事,还是只是换个马甲混江湖?靠不靠谱,说破天也得拉出来溜一溜。
咱先掰开揉碎聊聊数据。赛力斯这个牌子,说白了,以前“清新脱俗”,网上最多见大家说它东风小康,最多也就是微面、拉货车那一卦。可现在人家玩得风生水起,一到7月问界销量直接干到了四万四,这量放在哪个新势力里都够别人抬着走了。
不过,说到里子嘛,有一说一,撑门面的几个爆款其实还真不是M7、M5。主角是M8、M9这些身价高的家伙。诶,这事儿有点意思。理论上,上了价的SUV卖得好,低配走量车更应该扛鼎对吧?可现实就这么怪,M7和M5明明价格也亲民,却被市场冷落得有点惨兮兮。很多人下意识觉得,咦,这俩怎么还是有点“小康风味”,设计感、定位、配置都有点“致敬”过去的痕迹,哪怕人家便宜,用户还是不买账。你说这是不是跟咱对“平替”的本能怀疑差不多?
但话又说回来,大量市场经验反复证明:越走量的车型,越是买家理性的选择。品牌真心想出成绩,不能光靠高端拉门面。得靠真敢拼、真省心的中段车来铺量。这不,新M7临门一脚准备要上场,野心昭然若揭。
这回的新问界M7,说实话,外观那是脱胎换骨。离老东风小康的风格,已经闪电级断档。远远一看,全新前脸,锐利大灯,整车线条流畅的不像老朋友,隔着几十米都能喊出来“问界来了!”这种新家族风采,硬生生把品牌辨识度拉到新高度。有一说一,跟理想的家族设计走的是两种路子,各有千秋。理想那股科技范儿+极简确实讨好,但问界现在的新派豪华气场,也足够吸睛。可能缺点未来感,但挡不住气质高端。
聊到空间,5080mm的车长,3030mm的轴距,什么概念?乍一听,是20万级的定价,尺寸却不输30万级大SUV。谁还说不够大?家用、商务都能“随心切换”,后座葛优躺都不带打折的。现在买车,本质上买的就是一个“够不够用”和“牌面给不给力”。
不过老实说,坐进车里,还是有那么点小遗憾。内饰没啥惊喜,虽然不丑但惊艳感有点拉闸。大伙都知道,这种设计在问界家族已经见怪不怪,三屏组合是标配,可整体细节还就那样,难怪有人调侃“换汤不换药”。而且M7的屏幕尺寸比M8还要微缩,视觉冲击差点意思,让追求新奇感的消费者总觉得不过瘾。
但别忘了,“华为加成”依旧是问界的灵魂Buff。HarmonyOS智能座舱、ADS 4自动驾驶,一个都不少。含“华”量拉满,也算问界的终极杀手锏。毕竟科技配置这块,谁能拒绝更懂你的系统呢?“车载鸿蒙”的体验感,网上都吹过多少遍了,我就不多重复了,这年头,如果你还没坐过搭载HarmonyOS的车,不敢说你算潮流老司机。
至于动力,新M7继承了家族传统,增程、纯电双拳出击。换句话说,面对续航焦虑大军,你走油它能油,你想纯电它也陪你玩,极大满足了不同用户的“小九九”。市场有消息说,增程版大概率23万起售,这价格,要是能像现款持平甚至还能打点小折,纯凭性价比也得拉上一批忠实粉丝。
那问题就来了,新M7这波准备“袭击”的,明显就是理想L6。理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本来想着靠增程稳坐钓鱼台,然而问界M7杀进来不仅玩增程,还能整纯电,给L6来个“左右开弓”。从打法上,理想就此被压一头。而且眼下市场气氛搞得不能再热闹了,理想i6后脚跟上,25万档位恨不得火药味蹭出屏幕。
辣么,究竟新M7会不会一炮而红?老实说,所有人看热闹都很带劲,但真跑进市场,拼的就不是嘴皮子。它要面对的挑战还真不少。
先不说硬碰硬的理想L6,单说舆论环境,其实相当微妙。不少正义网友表示心有阴影,毕竟从小康到高端这个品牌跃迁,认知的鸿沟还是要一点点填平。大多数消费观念不是你今天宣传、明天就转头认账的。还有,有人吐槽M7内饰平庸,最新款到底能不能整点新花样,至少目前来看,也有悬念在。
再说配置。是,华为牌子够大,智能座舱这些功能画面美得流油。但用车最终要落到体验。量产到底能不能持续稳定?OTA能不能跟上?AI系统不卡顿?这才是车主们最在意的。弄不好就成“用前激动,用后吐槽”的节奏。
至于价格战,市面上谁不想便宜捡个大便宜?可售价死守住,不代表所有人都会冲,“性价比”这玩意儿,永远都有更便宜的选手虎视眈眈。尤其在新能源车开始打价格战的年头,谁能活下来,还得看售后体验、车机升级、用户口碑这一整套都跟上。说贵了,没人捧。说便宜,就怕掉档次。调味这事,要拿捏得恰到好处。
转头看赛力斯,还有件事儿值得琢磨。问界现在红透半边天,但浏览社交媒体,大家总难免提点“华为光环”是不是唯一靠山。要是华为哪天转身培养新伙伴,问界还会不会这么能打?这个问号,始终悬在很多人心头。其实这也不奇怪,谁都知道,国产新势力拼得就是持续战力和模式创新,光靠一阵子风头不行。
不过,正话反说,问界M7倘若真能压着价格线把配置堆上来,再做一点家用兼顾商务市场的创新拉新,车市爆款条目真未必没有它的座。毕竟每年中国这些潜在用户,选20来万SUV的大有人在。再加一波营销、用户圈运营,如果体验真的能持续跟得上,再小的问题也会被市场消化掉。
当然,任何新品上市能不能成功,没人拍胸脯保证,车市这个大池塘,风浪天天变。老司机常说一句话:买新不买旧,还真不只是口号。新M7要想拼出一块属于自己的高地,就得用真本事和软实力说话,而不是只靠华为的名字去吓唬人。
就这样吧,新问界M7要在25万级市场干票大的,这剧情,比连续剧还精彩。有人等着围观爆款诞生,也有人看准时机准备“火中取栗”。到底是高开高走的下一个“黑马”,还是又一波炒作的泡沫,几个月内见分晓。
你怎么看?你会把新M7列进购车清单吗?或者说,你还在等等市场的下一个大动作?欢迎留言,咱们一起侃侃!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