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帆消失 千里新生:一个汽车帝国的AI重生记
重庆嘉陵江畔。
一座工厂的招牌被缓缓摘下。“力帆”两个字。
消失在暮色里。
一、摩托王朝的黄昏
1992年。尹明善用20万元。
在40平米的农舍创办“重庆轰达”。
拆解进口发动机。组装。再贩卖。
这是力帆的起点。
十年后。
摩托车年销突破300万辆。力帆成为“中国摩托之王”。轮胎碾过160个国家。
但尹明善的野心在四个轮子上。2003年收购重庆汽车厂。跨界造车。
结局却是苦涩的。
2016年“骗补”事件曝光。财政部重罚1.14亿。生产资质吊销。
2020年。力帆负债200亿。
供应商挤在门口讨债。
尹明善的汽车梦。碎了。
二、吉利的“换电试验”
吉利来了。
带着满江红基金和两江国资。
接盘这个濒死企业。
李书福看中的不是品牌。
是力帆藏着的三张牌:
•土地:重庆鸳鸯工厂740亩。价值超百亿
•换电技术:2016年建成首座3分钟极速换电站
•出行网络:盼达用车310万用户
吉利将力帆改造成“换电试验田”。推出枫叶80V、睿蓝9。
2022年销量暴涨1371%。冲到5.68万辆。
但B端市场撑不起野心。2023年再度亏损。
换电故事。讲不下去了。
三、印奇的“AI手术刀”
2024年7月。一个年轻人走进力帆总部。
旷视科技创始人印奇。
用24.3亿买下19.91%股权。
他的第一刀切向名字。
“力帆科技”变成“千里科技”。
第二刀斩断历史。停售燃油车。
第三刀刺向未来:
•挖来华为车BU原总裁王军
•联合吉利发布千里浩瀚智驾系统
•开放L2+级方案。成本降至行业1/5
“这不是改良。”印奇说。
“是推倒重来。”
四、三场豪赌的生死局
赌技术:L3级自动驾驶
百公里接管率0.5次。
华为是0.3次。特斯拉0.2次。
千里浩瀚2.0的目标:
2026年实现无图城市NOA。
赌模式:开放生态
联合商汤、阶跃星辰建AI智行平台。
中小车企付5000元/车。就能用智驾方案。
打破华为全栈自研的垄断。
赌场景:Robotaxi落地
100辆定制车驶入重庆两江新区。
车顶激光雷达旋转。
通过曹操出行接单。
五、尹明善的背影
87岁的尹明善。
再未踏入千里科技大楼。
他曾经的办公室。
现在挂着“智能驾驶研发中心”的牌子。
力帆的故事像一面镜子。
照见传统车企转型的残酷法则:
•摩托时代靠价格战取胜
•汽车时代因技术空心化崩塌
•新能源时代沦为资本棋子
•智能时代押注AI基因改造
长江水滚滚东去。
鸳鸯工厂的机械臂正在组装激光雷达。
王军的团队在测试无保护左转算法。
尹明善的力帆。
已经沉入水底。
而印奇的千里。
才刚刚升起帆。
此刻思考:当“制造”让位于“智能”,名字或许最不值钱。但那些被抹去的品牌,是否也在提醒我们——产业浪潮中,没有永恒的王座,只有永恒的革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