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订单热度,虚高数字背后真相揭晓

部分国际品牌缺席成都车展,虚高订单背后的行业乱象

上周去成都出差,本来想着顺便去看看车展,结果走到豪华馆那一片时,空得有点尴尬。平时总能看到的保时捷、法拉利、捷豹路虎、玛莎拉蒂这些牌子,全都没影儿。隔壁卖咖啡的小哥还嘀咕,“今年冷清得很哦”,我抬头看着灯光打在空地上的反光板,那种落差感挺怪的。

豪华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订单热度,虚高数字背后真相揭晓-有驾

其实按理说,这些国际大牌没理由不来。一方面,上半年燃油车在国内还有将近一半的份额,高端车型依旧有人追捧;另一方面,不少进口超跑和百万级豪华轿车销量也不算差。我认识一个修进口车多年的老刘师傅就说,“这些玩意儿,一年下来还是有人买单的,不愁”。可偏偏这次他们集体缺席,让人忍不住琢磨,是被国产新能源冲击得喘不过气?还是另有隐情?

午饭的时候碰到一个做活动策划的朋友,他悄声跟我讲,现在不少品牌发布会前几个月,就提前写好“订单破万”的稿子,还配套拍视频剪短片。“这是套路,一是让消费者觉得抢手,二是给领导交代。”他笑了笑补了一句,“但三五个月后交付量出来,就知道谁真穿了裤子。”这种话听着糙,但意思很直白——吹牛只能撑一阵子。

豪华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订单热度,虚高数字背后真相揭晓-有驾

我倒是不想把这个现象直接和某个缺席品牌挂钩,不过不得不承认,现在一些展台更像秀场而不是技术展示区。动辄“全球领先”“行业标杆”,问是谁认证过?基本就是自己和广告公司互相点头。有些国际厂商受制于广告法,有些词根本不能用,他们要顾及形象,也许干脆选择“不接触”这种游戏场面才最省心。

想起去年帮邻居老王看他那辆十年前买的宾利换刹车盘,当时零件等了快两个月才到货。他边喝茶边骂,说现在新出的某款国产电动车吹得天花乱坠,可连后排座椅加热按钮都偷工减料成触摸式,还经常失灵。“真东西不用喊口号,”他说完还拍了拍他的老V8发动机盖,那声音沉闷又踏实。这种细节,在展会上你是听不到也摸不到的,因为舞台音响永远比发动机声大得多。

豪华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订单热度,虚高数字背后真相揭晓-有驾

还有个小插曲——群里有位自称提了新款SUV的大哥,说厂家宣传续航600公里,他自己从重庆开回宜昌,中途硬是找充电桩找疯了,到家表显只剩23公里。他后来调侃,这数据怕不是风顺着下坡测出来的。这类真实体验如果能摆上展会,比那些夸张标语靠谱多了,可惜现在大家似乎更爱听故事而不是参数背后的实情。

豪华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订单热度,虚高数字背后真相揭晓-有驾

所以啊,看似热闹非凡,其实雾气重重。有时候你以为是在看产品,其实是在看剧本。而真正懂行的人,更愿意蹲在角落里盯着底盘焊点发呆,而不是被主持人的嗓门带跑节奏。今年成都这场,我估计不少人逛完心里都有数:该信什么,该绕开什么,全凭自己掂量吧。至于那些没来的大牌,下次是不是回来,还真不好说,也许他们宁愿等一个安静一点、不必陪别人演戏的平台再亮相也未可知。

豪华品牌集体缺席成都车展,现场冷清对比订单热度,虚高数字背后真相揭晓-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