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第一大省换人了,安徽靠新能源厚积薄发,产量一举反超广东、重庆,成全国新领头羊
你知道吗?去年上半年,中国基本上被广东、重庆轮番霸占。广东那边,G连续好几年稳稳坐第一宝座。据我印象,去年广东产了大概570万辆,几乎是全国的一半多。重庆呢,也不赖,80多万辆,是个传统的汽车大省,走在南方的最前线。但你要说今年的变化,真有点出乎意料。安徽这次就换了个新面孔,悄悄地把自己推到第一梯队。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上半年安徽的汽车产量达到149.9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了接近30%(具体增长29.11%嘛,数字不一定完全靠谱,但差不多是这样)。广东那块儿,产量掉了一点,下降了点,降到131.34万辆,比去年还少了20万多。而重庆,121.85万辆,稳扎稳打,差点被安徽追上。
说实话,这个数据背后,有点触动我:安徽的厚积薄发是真的。其实早些年我就注意到,安徽的汽车产业链特别完整,比起广东或重庆,优势更明显。奇瑞汽车,从97年起步,芜湖一站草根成长到出口大户,某年我还搞过比对——奇瑞的出口量基本是国产车第一,去年就卖出了超70万辆,出口到东南亚、拉美等地区。当然这也和国内的一带一路政策有关,出口多了,国际市场就懂了。
江淮也是重要成员,转投新能源后,把合肥基地扩张得像模像样。你安徽的产业链齐啊,从电池、电机到整车装配都在本地搞。这就像是你买菜,不用跑超市、多家采购,全部一站式搞定,省时省心还省钱。去年我又观察了一下,安徽的新能源产量达到了73.09万辆,占了全国新能源产量的近一半。你说这么猛,这是为什么?最主要靠比亚迪的合肥基地——2023年投产后,今年产能继续提升,去年就产了95万辆,今年还在拼命赶。
我记得,之前听朋友说过,比亚迪合肥厂的规划目标是132万辆/年,蛮宽裕的。而且像奇瑞的TOSOT平台,出口订单源源不断,从东南亚、拉美货到货,订单满仓。有趣的是,安徽还吸引了长安、长城这些外来户。结果就是,你站在安徽看,产业链就像一条长长的防疫带,把疫全堵住了。
在我印象里,安徽的产业带,主要集中在合肥、芜湖、滁州这几个地方。以前我去芜湖拜访朋友,他说:我们这里的零部件供应商不算少,超过一万家了。那场景我印象深刻,物流也相对短,成本低5%-10%,跟广东的散碎厂比,明显效率更高。你猜会不会有人觉得,安徽这么拼,会不会有点吃老本的意思?我也想过,但安徽的产业基础是厚实的。
正好,前几天我还和一位销售聊了聊,他说:你不用猜,安徽的工厂开工率高,订单爆满,交货快。供应链本地化,几乎是即插即用,这也是为什么安徽新能源持续高速增长。去年产业链营收占比达到48%,不用到外地采购关键零件,节省了大量成本。
为什么安徽能抢得先机?很大程度上是政策和人才的作用。省政府推行汽车强省战略,补贴研发、搭建测试中心,还搞产学研合作。合肥工业大学的学生,源源不断毕业,培养的工程师走满了奇瑞、江淮的车间。去年,安徽新能源跑到10.5万辆,今年竟然爆发成168.4万辆,增长了接近15倍!这是个奇迹吗?按心算,新能源部分的增长速度确实惊人。
我之前一直觉得,广东在传统燃油车上深耕多年,尤其是广汽、东风日产,产量很大,但转型新能源上,动作比安徽慢一点。重庆的长安也不错,但还在追赶的阶段。安徽的底子越打越厚,投资超千亿,工厂扩得飞快。说句实话,最开始还担心资金和技术会制约,但现在看来,安徽靠的是真正的积累。
讲到这,也得提个反面:安徽起劲,压力也不少。比如人才竞争、环保压力,都是现实难题。省里也在努力,建孵化器、投教育,员工总数近50万,逐步改善。但你没想过,为什么安徽能赢在坚持?我猜可能得归功于——安徽的传统车企像奇瑞、江淮,早年吃了不少苦头。尹同跃(奇瑞创始人)就说:我们开始是草台班子,但一步步把产业链梳理得细致。说得我心里一暖。
有时候我会觉得,这个行业就像是煮粥。刚开始得火候不够,只能慢慢熬。安徽就是一直在慢慢熬’,积累一定厚度,到了今天,终于煮熟了。这背后,是一个产业链的完美拼接和不断的创新推进。它让人相信:只要不虚掉,慢工出细活,终究会有反转。
刚才我翻了下相册,发现以前拍的厂区照片,现在都成了火车跑得快的新景象。每次路过安徽的工厂,都能闻到那股未来感。你说,安徽会不会真正出圈?说不准,但至少,它正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问跑得快不快,不如问脚踏实地走。
还有一个我没细想过的猜测:会不会,随着技术越来越复杂,产业碎片化可能会成为趋势?安徽的优势是完整的产业链,但怎么保持创新能力,还是个大问题。毕竟,产业链越长,不仅成本越来越低,也容易死角变多。
这一切都让我想起一个问题:我们在行业内部,哪个环节最容易被忽略?是技术、还是市场?或者,人才。我们或许都知道,硬件硬,技术硬,但没有人去想,工人们的心情、团队的氛围,也是硬实力。要问安徽的牛,真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
说到这个,突然想到一件事:去年去奇瑞的厂区,看着一线工人忙忙碌碌,他一个师傅跟我说:我们干得还不错,至少稳定。我心里一阵感慨——也许,未来的行业,更需要这样踏踏实实的力量,而不是虚空的概念。
留个悬念:安徽这牌还能打多久?还是会遇到挡路的拦路虎?这个问题,我觉得,没人能提前说得清。反正我会继续关注,也希望,你我都能看到这个行业,哪天会出现更The unexpected那一面。
(这段大胆猜测留着,咱们都爱点悬念,不然生活多没趣)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