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新能源车的保值率,之前我还真没太留意过,毕竟纯电动车拿出来和燃油车比,保值这事儿似乎就是个笑话——电池老化、技术迭代快,谁买亏了都不奇怪。可昨天跟东城那边一个修理厂师傅侃车时,他硬是扯出来一串数据:你看这极氪009,在纯电区间排第二,保值率能有60%~65%不等,这表现足够抢眼了。我当时还以为他开玩笑,谁家09保值这么好?后来翻了下网络榜单,竟然真有其事。特斯拉,没啥惊喜的,Model 3、Model Y还能稳稳进前三,毕竟品牌和产品都够硬。再瞅瞅吉利的银河,居然排到了第十一;小鹏X9也挤进了十五里边。难道纯电时代的保值率跳了个级?
我自己之前给纯电车的保值观念是有点大了,比如说电池衰减和软件升级速度快的确挺坑的。但这次,榜单的数据让我得稍微放个假设——可能好车能撑起一个不错的保值平台,特别是在高端市场或者技术成熟的车型。就拿极氪009来说,它的电池管理系统我私下听谢师傅那边研发教头说过,基本靠冷却液温控达到最佳效率,退化率明显低于行业平均,这,说实话,让我这个老粉都忍不住点个赞。
我这边有个老朋友,上次买了辆银河Pro,谈到保值时,他白了我一眼:你开老燃油车能保值?卖二手不是坑就是坑。纯电现在保值好,得看品牌和技术,吉利这波动作算是亮了。他的话让我觉得,厂商对供应链稳定的掌控尤其关键。比如极氪在电芯选择环节,就像超市选货,讲究的是品质和性价比的平衡,好芯片才塑造核心竞争力。说白了,这不就是大家逛菜市场挑最好的菜——贵一点,但吃着放心。反倒是那种只图便宜的新能源车,日后被淘汰的风险就大得多。
说起供应链,我前几天给研发组打了电话,想了解纯电车电芯升级的节奏。她那边一边敲键盘一边聊:车的心脏换了芯,能多跑几年,但技术没跟上,保值也没屁用。听着很像快餐店厨师聊炖汤浓度,炖得浓了(技术积累)好,上桌才更香;汤放久了味道变差(技术掉队),消费者自然弃锅。这段话我给自己做了个笔记,还想着抽空写篇内部分析。
不过我心里还挺疑惑的,特斯拉保值强这是公认的,可吉利银河、极氪09啥时候成了高保值车?是不是新能源车保值标准变了?或者它们的使用成本、后期维护费用给消费者省了不少心?我猜测可能是这几个品牌对换电池或者电池质保政策够给力,降低了入手门槛和二手风险。当然这只是我毕竟没啥数据支撑的瞎猜,大家听听就好。
价格上也有意思,我算了下,极氪009的新车指导价大致在40万上下,比起同价位的燃油大SUV像冠道那种,实操方面你能感受到能耗和维护成本变低的好处,但二手价格保有率却能达到60%以上,挺意外的。反观小鹏X9,指导价差不多35万,但保值率掉到50%出头,这就是同级别不同命,背后体现出产品认知和市场接受度的差异。
说来有点偏,昨天下午还见了个老销售,说他店里纯电卖得比燃油车顺这事,他分析得挺透彻:消费者买纯电更看重用车体验,什么静音、加速感、智能交互,这些元素直接影响回头率和转卖价值。跟我过去写的买车看实用,看配置突然不太对路了,买纯电 ,看感受胜过理性评估,这点让我心里咯噔了一下,我那套老派逻辑是不是得换换了。
顺便一提,我刚才翻了下相册,发现自己去年去极氪工厂拍的那组照片里面,有不少研发人员深夜加班的身影,那种押宝未来的劲头,让我对他们家的产品保值率多了些理解,毕竟背后是投入和用心。懂研发的人都知道,好产品可不是靠忽悠堆出来,而是得一点点踩点,矿产、电池、软件、供应链环环相扣。
(这段先按下不表)
聊完这边,我想问问你,是不是感觉纯电车保值率真的开始逐渐接近传统燃油车了?或者说,车型差异变大后,消费者买电动车时应该更注重后期价值保护而不是单纯追求优惠?对了,你买车时会不会特别关注保值率?还是说,纯电车的二手市场你根本不怎么看好?欢迎大家跟我分享下想法。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