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CEO警告欧洲,汽车业危机来临,必须认清现实

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闹得挺大,就是奔驰公司的最高负责人,那位叫康林松的先生,对着媒体说了一番很重的话。

他大概意思是,欧洲得睁开眼睛看看现实了,不然大家就等于是在开着车蒙着眼往墙上撞。

他特别提到了欧盟计划在2035年全面禁止销售新的燃油车这件事,直言不讳地警告说,如果真这么干,欧洲的汽车行业恐怕会迎来一场大崩溃。

奔驰CEO警告欧洲,汽车业危机来临,必须认清现实-有驾

这话说得可不轻,要知道奔驰可是欧洲汽车工业的顶梁柱之一,他这么讲,肯定不是空穴来风。

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几年前,欧洲提出这个“禁燃令”的时候,大家不都还挺支持的吗?

觉得这是为了环保,为了地球,是件大好事。

可怎么才过了没几年,连奔驰这样的老牌巨头都开始公开唱反调了呢?

这背后其实藏着欧洲汽车行业一言难尽的苦衷和尴尬。

咱们先得明白,这个“禁燃令”对欧洲意味着什么。

汽车工业可以说是欧洲经济的命脉,尤其是在德国,那是国家的骄傲和经济的发动机。

现在欧盟说,十几年后,你们最擅长造的、卖了几十上百年的燃油车,不许卖了,都得换成电动车。

这个决定,听起来很环保,很有魄力,但执行起来,才发现问题一箩筐。

最直接、也是老百姓感受最深的问题,就是充电。

咱们国内现在电动车也多了,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排大队的新闻,大家肯定都看过。

可你知道吗,咱们国家的充电桩和电动车的比例,大概是三辆车就有一个公共充电桩,即便这样,大家还觉得不够方便。

奔驰CEO警告欧洲,汽车业危机来临,必须认清现实-有驾

那欧洲呢?

现在平均是十二辆车抢一个桩,在德国,这个数字甚至达到了二十三比一。

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德国人想开着电动车去意大利海边度个假,这一路上光找充电桩、等充电,就得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这哪还有度假的心情。

而且,充电桩的分布还很不均匀,北欧那边还好点,南欧一些国家就更少了。

车企想卖电动车,可配套设施跟不上,这车卖给谁去?

其次,是饭碗的问题。

咱们都知道,燃油车结构复杂,发动机、变速箱这些,都是由成千上万个零件组成的,背后是一条长长的产业链,养活了无数的工人和家庭。

可电动车呢?

结构简单多了,电池、电机、电控就三大件,零件数量只有燃油车的六分之一左右。

这意味着,如果全面转向电动车,原来在发动机厂、变速箱厂工作的那些人,很可能就没工作了。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估算过,这可能会影响到八十万个就业岗位。

在欧洲,工会的力量非常强大,这么多人可能失业,工会能答应吗?

奔驰CEO警告欧洲,汽车业危机来临,必须认清现实-有驾

之前大众汽车的前任老板迪斯,就是因为推电动化改革太激进了,动了太多人的饭碗,最后在工会的反对下,不得不黯然离场。

所以,环保口号喊得再响,也没法忽视普通人的生计问题。

再有一个,也是最核心的,就是技术和成本。

欧洲车企在燃油车时代,技术是顶尖的,可到了电动车时代,他们发现自己有点跟不上了。

尤其是在电池技术上,咱们中国的企业,比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欧洲车企虽然也在拼命追赶,但造出来的电池成本高,性能又不占优势。

这就导致他们生产的电动车,价格普遍偏高,可智能化体验、续航能力等方面,又比不过同价位的中国品牌。

消费者又不傻,花更多的钱,买一个充电不方便、用起来也不那么聪明的车,谁愿意呢?

就在欧洲为了这个“禁燃令”内部争论不休、转型步履维艰的时候,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车企不仅在国内市场把电动车做得风生水起,而且开始大举进军海外,其中就包括欧洲这个汽车的老家。

中国品牌的电动车,价格有优势,设计新潮,车里的智能大屏、自动驾驶功能又做得特别好,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欧洲消费者的目光。

此消彼长之下,欧洲的那些老牌车企日子就难过了。

看看他们最近的财务报表就知道了,奔驰的净利润相比去年同期,直接少了一大半还多;宝马的利润跌了三分之一;大众的税后利润更是暴跌了将近四成。

奔驰CEO警告欧洲,汽车业危机来临,必须认清现实-有驾

钱挣得少了,这才是最现实的问题。

奔驰老板康林松一边抱怨“禁燃令”,一边还忍不住批评中国对手搞价格战,说这种靠促销卖车的方式不健康。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有点像打不过人家,就开始抱怨对方不按规矩出牌。

实际上,中国车企靠的不仅仅是价格,更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力,是用更好的技术和体验赢得了市场。

所以,现在欧洲车企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局面: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上,他们的电动车卖不过中国品牌,市场份额在不断萎缩;在自己的老家欧洲,还要时刻防备着中国品牌的“进攻”。

如果再被这个不切实际的“禁燃令”捆住手脚,强行放弃自己还有优势的燃油车业务,那未来真的就危险了。

更让他们头疼的是,不光是电动化,在汽车的“智能化”方面,他们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现在的汽车,越来越像一个带轮子的智能手机,大家买车不光看动力、看空间,还很看重车里的屏幕好不好用,导航聪不聪明,有没有自动泊车、自动跟车这些功能。

在这方面,中国车企已经玩得很溜了,甚至把很多智能功能也用在了燃油车上,让燃油车也变得更“聪明”。

而欧洲车企呢,他们的传统汽车平台架构比较老旧,就像一部老款手机,想装最新的软件系统,就会很卡顿,甚至不兼容。

想彻底改造平台,又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和时间。

再加上欧洲对数据隐私的监管特别严格,这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也限制了自动驾驶技术所需要的数据收集和学习,导致他们的智能化功能落地速度要慢很多。

综合来看,奔驰老板的这番警告,其实是把欧洲汽车工业现在面临的困境,赤裸裸地摆在了桌面上。

充电设施跟不上、大量工人面临失业风险、核心技术落后、市场被竞争对手蚕食、智能化转型困难重重,这一系列问题,就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他们身上。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如果还一意孤行地坚持那个理想化的2035“禁燃令”,无异于自断臂膀。

所以,康林松呼吁“认清现实”,实际上是在请求欧盟的决策者们,能够更务实、更灵活地看待未来,不要为了一个遥远的环保目标,而牺牲掉整个欧洲最引以为傲、也最关乎国计民生的汽车工业的现在和未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