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半年变局:新央企、重庆街头与老车主的碎碎念

长安汽车半年变局:新央企、重庆街头与老车主的碎碎念

有时候觉得,长安汽车这半年的事,比我那台2012年老悦翔的毛病还多。2月初听说要重组,我还在小区门口修理铺蹲着换空调滤芯,师傅一边拆一边唠叨:“现在国企都爱折腾,大公司合并跟咱换配件似的,说不定明天就不叫这个名了。”没想到话音刚落,到6月人家真成了国资委直管一级央企,还挂牌“新央企”,名字都变花样儿了。

长安汽车半年变局:新央企、重庆街头与老车主的碎碎念-有驾

其实这些大动作吧,咱普通车主平时也感受不到啥影响。群里有人问过,这重组到底图个啥?邻居王哥喝茶时也琢磨,“是不是以后保养便宜点?”但销售顾问倒是顺嘴提过一句:“升格一级央企,对资源和政策倾斜都有好处,以后车型更新速度会快不少。”不过具体怎么快法,他自己估计也糊涂。

我记得前些年中国南北车合并闹得挺大,高铁一下子牛气冲天。这回轮到兵工系统整合,说白了就是把军工和民用分开走,让企业各自专注。像长安这样原本归属兵装集团的大厂,一下子独立出来,还真是历史性的一步——据说总部选址都成焦点问题,有人猜重庆能留住总部,那财政税收、就业岗位全都关系到本地发展活力,不比路边小摊找摊位省心。

长安汽车半年变局:新央企、重庆街头与老车主的碎碎念-有驾

再聊聊这几个月资本市场那点事儿。我表弟炒股,一直盯着长安的走势。他说从东风传出要重组消息开始,就有人等着看股价暴涨,结果呢?连水花都没溅起来。“去年业绩拉胯呗,”他撇嘴,“今年净利润虽然回暖,但远没有新能源那些热门企业吸引眼球。”

但话又说回来,这两年谁身边没几个开新能源车的?我单位同事5月份刚提了一辆深蓝,说动力猛、智驾功能能自动跟停,不过有次L2+智驾在环线高架上突然断连,把他吓得够呛。他吐槽道:“宣传写得玄乎,用起来还是不能太信。”还有一次电池续航掉电特别快,他以为坏了,其实只是气温低加上高速跑多——这种冷门故障以前油车哪懂啊?

长安汽车半年变局:新央企、重庆街头与老车主的碎碎念-有驾

最近微信群里讨论最多的是新出的辰致科技这个名字,都觉得拗口。有个搞物流的小伙伴研究半天才反应过来,这是原来做零部件供应链那块业务,现在单独拉出来玩生态创新去了。据他说,新集团以后摩托、电动物流三轮什么都有可能囊括进来,小众业务不会被砍掉,只会越做越细。这种变化,对我们这些用惯老款CS75的人也许哪天配件体系更完善,维修方便不少——不过师傅们常念叨“零部件涨价可别赖我们”。

其实最让人期待还是智能化和新能源布局。今年五月份群友晒数据,自测下来新能源销量占比已经突破四成;六月更夸张,据说明面数字10万辆以上,同比增长五六十个百分点。我问了一圈老司机,他们对纯电适应度提升很明显,就是偶尔抱怨冬季续航缩水厉害,还有充电桩排队时间太久。之前一个女同事买欧尚EV上下班,她每次路遇堵车,总担心剩余里程显示乱跳,说心理压力比油表见底还难受……

长安汽车半年变局:新央企、重庆街头与老车主的碎碎念-有驾

再扯远一点,上个月去重庆出差,在观音桥地铁站附近正巧碰上一场关于智能网联产业园的新发布会。当地朋友介绍,如今整个城市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转型,不光政策给力,各种基础设施升级也是肉眼可见。“你看赛力斯火起来不是偶然,”他说,“背后就是地方政府死磕支持,全市上下把汽车当命根子。”

顺带插句题外话,我去年年底二手卖掉一台奔奔MINI,当时二手市场报价偏低,中介私下透露原因之一是品牌正在经历战略调整,经销商网络部分区域收缩,有些售后服务点甚至短暂关停。所以大家关心的不止是产品本身,更怕买完之后没人管维修、配件难找。不过随着一级央企身份坐实,这类担忧或许慢慢消散吧。

长安汽车半年变局:新央企、重庆街头与老车主的碎碎念-有驾

至于未来发展方向,有销售私底下吹牛,新目标三千亿营收三百万销量听着唬人,其实内部压力山大。“海外市场布百亿美元投资?”他笑道,“欧洲东南亚想扎根容易吗?国外客户挑剔着呢!”但从近几年自主品牌全球化趋势来看,多条腿走路总归靠谱些。有意思的是,新品牌策略基本覆盖8-70万区间,还打算推‘油电同价’普及高端技术,可惜现实中很多配置落地效果一般,比如语音控制经常识别失败,上周还有用户吐槽360影像夜间清晰度堪忧,被师傅调侃“只能白天用”。

最后补一句,每次洗完自己的旧CS35,看隔壁小伙子的阿维塔闪亮登场,总忍不住琢磨:时代真的变啦。但无论名字怎么改、高层如何博弈,我们这些每天早晚挤高架的小人物,该修空调滤芯还是要修,该交保险照样交……唯一不同,大概就是朋友圈多了一句玩笑:“以后我的国产SUV,是正宗‘中央’出品喽!”

长安汽车半年变局:新央企、重庆街头与老车主的碎碎念-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