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街上的新能源车是越来越多了,充电桩也跟着遍地开花,身边不少朋友换车都直接冲了新能源,张口闭口就是 “省钱”“环保”“科技感”,仿佛燃油车已经是即将被淘汰的 “老古董”。
但啊君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不管新能源车的宣传多猛,还是有一大波人打死不换燃油车,甚至有人换了新能源车后,又悄悄换回了燃油车。这事就让人纳闷了,难道这些人都在逆势而为?
其实不然,啊君觉得,他们坚持的背后,藏着不少新能源车主可能没体会过的现实考量,不是不想换,而是真的有 “难言之隐”。
首先得说最核心的一点,「补能便利性」这事,燃油车至今还是碾压级的优势。啊君身边有个朋友,买新能源车之前信了 “充电和加油一样方便” 的说法,结果没固定车位,小区里的公共充电桩要么被占,要么坏了一半,每天下班回家都得绕着小区找充电桩,运气不好的时候,找桩加排队就得花一个多小时,充完电到家都快半夜了。
反观燃油车,不管是市区还是高速,加油站随处可见,就算是节假日高峰期,顶多等个两三辆车,5 分钟就能加满油箱,一脚油门就能继续赶路。网友开玩笑说,开新能源车节假日出行,一半时间在找桩,一半时间在充电,而燃油车车主已经到家喝上热茶了。
说实话,这种补能体验的差距,不是短时间内能弥补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没有固定车位、没法装私人充电桩的人来说,新能源车的 “省钱” 优势根本无从谈起,反而要为充电付出大量时间成本。
更别说偏远地区了,很多县城或者乡镇,充电桩还是稀罕物,开新能源车去,就是 “续航焦虑症” 的重灾区,而燃油车只要有加油站就能跑,完全不用操心续航问题。
然后是「极端天气下的可靠性」,这也是燃油车的 “护城河” 之一。啊君生活在北方,冬天零下十几二十度是常事,身边开新能源车的朋友,一到冬天就愁眉苦脸。
有数据显示,在零下 20 度的环境下,新能源车的实际续航会比官方标注的折损 40% 到 50%,本来标称 600 公里的续航,实际跑下来可能只有 300 公里出头,还得小心翼翼地开,不敢开暖风、不敢踩油门。
之前就有朋友冬天开新能源车回老家,全程 200 多公里,出发前充满电,结果半路因为开了暖风,续航掉得飞快,吓得他一路龟速行驶,还得时刻盯着续航表,生怕半路没电抛锚。
而燃油车就没这顾虑,不管是零下几十度的寒冬,还是零上四十度的酷暑,只要有油就能正常跑,动力输出稳定,续航也不会有太大波动。
除了温度,长途高速行驶也是新能源车的短板,虽然现在很多新能源车标称续航能到 600 公里以上,但高速上开空调、保持高车速,续航折损同样明显,跑个三四百公里就得找充电桩,而燃油车加满一箱油跑六七百公里完全没问题,长途出行根本不用规划补能点。
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这些都是高科技产品,维修起来成本可不低。啊君了解到,一辆十几万的新能源车,更换一块电池的成本可能就要五六万,相当于车价的三分之一还多,而且电池的使用寿命有限,一般来说,五六年后电池性能就会明显衰减,到时候换电池还是卖车,都是两难选择。
而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维修网点遍布全国,配件也容易买到,就算出了故障,维修成本也相对透明可控,比如换个火花塞、机油滤芯,几百块钱就能搞定。
保值率方面的差距就更明显了,燃油车开三年,保值率普遍能维持在 60% 以上,有些口碑好的车型甚至能到 70%,而新能源车开三年,保值率能到 40% 就已经很不错了,有些小众品牌的车型,保值率甚至不到 30%。
这意味着,同样花 20 万买车,开三年后燃油车能卖 12 万,新能源车可能只能卖 8 万,中间差的 4 万,足够燃油车加好几年的油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买车也是一笔不小的投资,谁也不想自己的车越开越 “不值钱”。
还有一部分人坚持燃油车,是源于对「机械质感的偏爱」,这种情感上的认同,新能源车暂时还替代不了。啊君身边有不少老司机,他们开了十几年燃油车,早就习惯了发动机的轰鸣声、变速箱换挡时的顿挫感,这些在他们看来,都是驾驶乐趣的一部分。
就拿手动挡燃油车来说,从离合、换挡到油门的配合,整个过程充满了操控感,这种人与车的互动,是自动挡新能源车很难提供的。还有人喜欢燃油车的 “简单直接”,没有复杂的电子系统,没有五花八门的智能功能,就是纯粹的 “加油、开车、保养”,故障率低,也不用担心电子系统失灵。
说实话,新能源车的智能驾驶、大屏娱乐这些功能确实吸引人,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车的核心功能还是代步,他们不需要那么多花里胡哨的功能,反而更看重车的可靠性和驾驶体验。
,燃油车对他们来说是刚需。比如跑长途货运、网约车的司机,他们每天要开几百公里,对补能速度和续航可靠性要求极高,新能源车的补能效率根本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燃油车才能保证他们的工作不受影响。
还有住在偏远地区的用户,当地的充电桩覆盖率低,维修服务也跟不上,燃油车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另外,我国的燃油车技术这些年也在不断进步,国六 b 排放标准的燃油车,颗粒物排放比国五降低了 67%,氮氧化物排放降低了 42%,环保性能已经提升了很多,完全能满足日常使用的环保要求。
啊君不是说新能源车不好,相反,我国的新能源车发展速度确实让人骄傲,不管是技术水平还是市场占有率,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新能源车的环保、省钱、智能等优势也确实吸引了很多消费者。
但这并不意味着燃油车就该被淘汰,毕竟每个人的用车场景、需求都不一样,有的人适合新能源车,有的人就适合燃油车。坚持开燃油车的人,不是守旧,也不是不懂科技,而是他们更清楚自己的需求,知道哪种车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用车体验。
说实话,汽车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才是好事,不管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车,只要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是好车。我国的汽车产业没有盲目淘汰燃油车,而是在不断提升燃油车的环保性能和技术水平,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车,这种双轨并行的发展模式,既兼顾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也推动了汽车产业的持续进步。
现在还有人说 “买燃油车就是智商税”,啊君觉得这种说法太绝对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毕竟买车是为了方便生活,而不是给自己添堵。网友们常说,“新能源车是未来,但燃油车还能再战十年”,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
随着充电桩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新能源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会有更多人选择新能源车,但燃油车也不会彻底消失,它会在自己的细分市场里继续发光发热。啊君相信,未来的汽车市场,不会是新能源车的独角戏,而是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共存共生的局面,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这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说到底,坚持开燃油车的人,不是不知道新能源车的优势,而是他们更看重燃油车的补能便利、可靠性、维修成本和驾驶体验,这些都是新能源车目前还无法完全替代的。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