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电车比油车省钱”,本质上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型行为艺术,专门演给那些想省钱但又不想承认自己穷的城市中产看的。最近北京网约车司机老周就友情出演了,晒出账单说自己跑10万公里,电车比油车多赚了4.8万。666,非常典中典的叙事,车企的公关看到这个素材,估计都从工位上跳起来了,仿佛三体人捡到了二向箔,连夜就得给老周颁个“野生销售冠军”的锦旗。
但这套嗑,你信你就坏了菜了。因为对立面马上就有人跳出来,杭州那个陈女士就说了,三年省的油钱,卖车的时候一把亏回去了,还倒贴。这就对了,味儿对了。电车省不省钱,从来就不是个数学题,而是个玄学题,甚至是个哲学题。它考验的不是你的计算器,而是你的命。
先说那套摆在台面上的算法,就是车企PPT里最喜欢画大饼的那部分。能源和保养。
能源这块,是电车吹最爱念的经。核心就一句话:家里有桩,你就是神;家里没桩,你就是个弟弟。一台凯美瑞,百公里8个油,按现在的油价,10万公里就是接近7万块钱的油费,这钱扔水里都能听个响。换成比亚迪汉,你要是能在家里装个桩,用上夜里三毛钱一度的谷电,10万公里电费才4500,连油车的零头都不到。这不叫省钱,这叫抢钱。中间差出来的6万多,干点啥不好?
讲真,作为一个也开过几年电车的油腻中年,我看这种计算都想笑。这就像健身房的销售给你算,你办了年卡每天来,平摊下来一次才几块钱,比你在家开空调都划算。但问题是你去吗?家充桩就是电车世界的“健身卡”,听起来巨美好,但首先你得有个固定车位,其次你得搞定物业那个比你爷爷还固执的老头,最后还得祈祷邻居别发癫。这三座大山搬不走,你的省钱大业就只是个梦。没桩你就得去外面跟网约车司机抢公共桩,充电一小时,排队两小时,电费还时高时低跟股票一样刺激。那时候你省的不是钱,是命。你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为这个城市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做压力测试。
再说保养。电车没发动机没变速箱,保养就是“压缩毛巾”,拧不出几滴水。油车那一套换机油机滤火花塞的“大保健套餐”,在电车这就简化成了检查电池换换冷却液,10万公里下来,油车保养花一万二,电车三千块搞定。省了9000块,听着是挺香。但这省下来的钱,就像双十一你凑满减省下来的,转头就可能在别的地方以更猛烈的方式花出去。比如轮胎,电车扭矩大车又重,轮胎磨损速度比油车快得多,开起来就像脚底抹了油,10万公里多换一套胎是常规操作。你看,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接下来,才是这场“省钱”表演艺术的精髓,那些藏在幕后的隐形成本,才是真正的“雷电法王”,随时准备给你来一下狠的。
第一个是保险。电车的保险,突出一个“凭什么”。车价比油车贵,出险率比油车高,维修成本更是重量级,尤其是那个电池爹,稍微磕碰一下维修费就直逼车价的一半。所以保险公司也不傻,保费直接给你加大加大加大。一台15万的车,电车每年保费硬生生比油车贵个一千五,十年下来就是一万五。虽然有个购置税减免能帮你对冲一下,但感觉就像是,我本来不用挨这一刀,你现在捅了我一刀,然后给了我一张创可贴,我还得谢谢你?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第二个,也是最致命的,是二手市场的“渣男指数”,俗称保值率。油车的保值率是金钟罩铁布衫,电车就是一张纸,一捅就破。一台10万块的车,开个三五年,油车还能卖个五六万,电车?车贩子过来扫一眼,给你报个三万块,表情里还带着一丝“兄弟我这是在做慈善”的怜悯。你三年省下来的那点油钱,在卖车的那一刻,连本带利全吐出去了。所以说,买电车的人,要么就做好跟它过一辈子的准备,要么就得有把钱当纸的觉悟。短期换车?那不叫用车,那叫给二手车市场精准扶贫。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车企不就是这么跟我们玩的吗?
最后一个是电池。所有人都怕“换个电池比买个新车还贵”。这个焦虑,车企用“终身质保”给你按摩得服服帖帖。听着很美,但魔鬼都在细节里。“首任车主”、“每年不得超过三万公里”、“必须在4S店保养”,任何一个条款都能让你瞬间失去资格。这就像修仙小说里的门派规矩,看着是保护你,其实条条框框都是为了把你拿捏得死死的。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敢说你开车十年,轮胎都没在外面换过?一旦破了金身,那块占了车价一半的“电动爹”,就是悬在你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所以,到底谁在省钱?
很简单,三种人,他们买电车不是为了省钱,电车是他们的“赚钱机器”或者“特权门票”。
第一种,网约车司机。他们拿命换钱,一年跑个七八万公里是常态,电费油费的巨大差异,让他们三年就能省出一台新车。这是真的能把成本优势压榨到极限的人,他们是职业选手。
第二种,每年开两万公里以上的高频通勤族,而且家里有桩。这种人,用车强度够大,能把电车的能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用里程数硬生生磨平了保险和保值的劣势。
第三种,生活在北上广深,为了一张绿牌的人。花十几万买车,省了八九万的牌照钱,这笔账怎么算都赚。车子本身是啥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块牌子,那才是核心资产。
除了这三种人,其他人买电车跟我谈省钱,我都觉得他在开玩笑。尤其是每年开不到一万公里,没固定车位,还想着三五年就换车的朋友,你买电车,不是在省钱,你是在消费升级,是在体验一种全新的、更加刺激的亏钱方式。你以为你是车主,其实你是车企的付费测试员。
所以别再问电车省不省钱了,这问题从一开始就问错了。你应该问的是,你的生活方式,配不配得上让电车为你省钱。
你得有固定的车位,这是你的“道场”。
你得每年玩命开,这是你的“修行”。
你得打算开到报废,这是你的“觉悟”。
这三条,你都占了,那恭喜你,你就是天选之子,电车就是你的“任意门”。
一条都不占?那还是老老实实开油车吧,至少亏得明明白白。
最终的结论就是,让一部分人先省起来,然后带动另一部分人,心甘情愿地,亏钱。
就问你怕不怕?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