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从21万降到7万多,合资车变白菜价,油耗才3升却销量惨淡?

思域这车,现在真是有点让人看不懂了,以前月月卖2万多台,风光无限。

结果呢?

现在一个月只能卖3000台左右,最低的时候甚至才2486台。

售价从21万降到7万多,合资车变白菜价,油耗才3升却销量惨淡?-有驾

这落差太大了,以前追着买它的人,现在估计也只能摇头叹气。

要知道,这车当年顶配落地都冲着21万去,现在起步价掉到7万多,主力车型也就在9万块钱上下,简直是白菜价。

当年十代思域有多火,大家应该都清楚。

那运动造型,谁看了都喜欢。

加上它那台1.5T“地球梦”发动机,动力足,百公里加速7秒多,跑起来那叫一个带劲。

好多年轻人,就是冲着这个去的。

售价从21万降到7万多,合资车变白菜价,油耗才3升却销量惨淡?-有驾

那时候买思域,别说平价了,加价1万多都得抢。

好多人为了早点开上它,排队都排得心甘情愿。

一车难求,这词儿就是为它量身定做的。

十代思域那时候在市场上,真是独一份。

它的动力比同级别那些日系车强多了,开起来的感觉也特别好,让人印象深刻。

所以,哪怕加价,哪怕落地价格超过20万,大家也抢着买。

售价从21万降到7万多,合资车变白菜价,油耗才3升却销量惨淡?-有驾

那景象,现在想想都觉得有点梦幻。

十一代思域刚出来那会儿,虽然没十代那么夸张,但热度还在。

加上那会儿芯片还缺,产量跟不上,所以销量也过得去。

高功率的1.5T版本,入门款落地价也得16万左右。

那时候,它还算是市场上的“香饽饽”。

谁能想到,汽车市场说变就变,变得这么快。

2023年,比亚迪秦PLUS插混车突然杀出来,9.98万的起步价,直接把紧凑型轿车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售价从21万降到7万多,合资车变白菜价,油耗才3升却销量惨淡?-有驾

当时合资车企还觉得自己能扛住,觉得品牌力能保住销量。

结果到了2024年,秦PLUS又来了一招“狠的”,价格再降2万。

这下,整个汽车市场都乱套了。

思域这种曾经的销量大户,自然也跑不掉,销量直线下降,直接就掉到了谷底。

有人会问,思域现在卖不动,是不是车子本身不行了?

说句实话,还真不是。

售价从21万降到7万多,合资车变白菜价,油耗才3升却销量惨淡?-有驾

它还是那个思域,那台1.5T发动机,动力依然有182马力,跑起来照样快。

而且,思域的油耗一直都挺让人省心的。

实测数据显示,百公里油耗不到7升。

对于一台动力这么好的车来说,这油耗表现已经很优秀了,家用也完全没压力,很划算。

为了挽回局面,思域后来还推出了2.0L的油电混动版本。

这个混动版动力更强,百公里加速也在7秒左右。

售价从21万降到7万多,合资车变白菜价,油耗才3升却销量惨淡?-有驾

更让人吃惊的是,它的油耗表现简直逆天,实测百公里不到4升油,这省油能力,谁看了都得说好。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思域混动版的终端售价,竟然比当年180 TURBO燃油版的起步价还要低。

车内空间也挺宽敞,操控也一如既往地好。

按理说,这样的车不该卖不动啊。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它跌得这么惨呢?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上的竞争对手都疯了,都在拼命降价。

像朗逸、轩逸,起步价都降到6万左右了。

售价从21万降到7万多,合资车变白菜价,油耗才3升却销量惨淡?-有驾

卡罗拉双擎版本,不到10万块钱就能买到手。

思域虽然也跟着降价了,但跟这些“价格屠夫”比起来,它的价格优势就不明显了。

在车子本身没有碾压性优势的情况下,价格又没有吸引力,消费者自然会选择更便宜或者更划算的车。

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国产新能源车的冲击太大了。

思域在驾驶感受上确实还不错,但是跟国产插混车比起来,在智能化和用车成本上,差距就出来了。

你想啊,插混车可以纯电跑,每公里电费才几分钱。

售价从21万降到7万多,合资车变白菜价,油耗才3升却销量惨淡?-有驾

燃油车呢,每公里油费得3毛多。

这账,消费者心里算得清楚得很。

尤其是现在买车的人,好多都特别在意价格和日常用车花销。

再说了,现在国产车的车机系统,界面做得漂亮,功能也多,用起来特别方便。

电机驱动的车,开起来也特别安静和平顺,起步也快,这些都是燃油车和油混车比不上的。

所以,思域现在遇到的困难,不仅仅是它自己车的问题。

它其实是整个汽车市场,特别是我们国家汽车市场,正在往新能源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合资品牌遇到的一个普遍难题。

以前那些高高在上的合资车,现在不得不放下身段,加入到这场激烈的价格战里。

思域想要回到以前那种风光的日子,我看是难上加难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