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吉利又一次抢镜。有人说:吉利现如今的AI动作比车还快。这话看似夸张,但要细想,未尝不是事实。和自家“踏实肯干但不爱张扬”的传统形象比,吉利这次明显不想再当背后默默卖车的“理工男”——而是带着满身高科技装备,站在了AI舞台的最中央。
想想看,从2021年发布“智能吉利2025战略”开始,吉利就一头扎进了AI的池塘。彼时不少车企还在纠结是搞燃油还是押宝新能源,吉利已经悄悄开始搭积木:算力、算法、数据,一个也没落下。不仅如此,人家还玩起了“生态网”,和科技生态伙伴阶跃星辰抱团打天下。到了2025年初,吉利又高调甩出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宣称不仅要“上车”,还要“玩转车里每一寸智能空间”。若论AI的完整性与前瞻性,在全球范围内能跟上的,屈指可数。
这届大会,吉利联合阶跃星辰(名字听着就有点科幻片既视感)拿出了一堆“时髦货”:极氪9X、领克10EM-P、银河A7和银河M9,还有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未来出行星座等全域AI成果。尤其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银河M9“超拟人车载AI智能体”,接入了阶跃星辰专为车打造的端到端AI语音大模型。说白了,就是让车听懂你发脾气、懂你撒娇、陪你唠嗑,甚至能根据你语气来判断,是不是刚才又跟领导吵架了。车主们再也不用担心车机只会冷冰冰指令应答,吉利要把“陪伴感”和“情绪价值”塞进一块金属里,徘徊在科技与人性之间。
难怪极氪009成了大会“御用专车”,频频被与会嘉宾秀在朋友圈,可见产品力和科技实力都撑得住场子。当然,技术炫酷还在其次,最关键是吉利已经把AI深度织进了量产流程: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已经上车,雷神AI电混2.0、AI数字底盘也都不再是PPT里的内容。大多数人以为L3高级辅助驾驶是光年之外的事情,吉利却承诺今年四季度会让千里浩瀚系统升级到L3级,实现“AI训练AI、AI检验AI”——一句话,AI自己“教自己开车”,老板们连夜加班、工程师们废寝忘食,全行业都在拼。
吉利为啥拼?一句话:站在汽车转型的十字路口,谁还想做大号铁壳子?未来的车早已不只是车,而是能聊天、能开车、能思考、能持续自我进化的“智慧出行生命体”。试想,过去车和手机的关系只是个USB充电口,如今则有点像“朋友+助理+第二个大脑”。用户开车上路,更像和另一个“懂你”的存在同行。
可能有人会问:这么花哨,实际用处有多大?别急,正如每一代新技术都是争议中成长:马车嘲笑过蒸汽机,黑白电视贬低过彩电。如今智能汽车赛道竞争如火如荼,但谁算法强、数据全、落地快,谁能在全球市场分一杯羹。吉利以工程师思维推迭技术,又用市场化方式快速量产,让AI不仅听起来美好,更“坐得进去、开得出来”。说到底,这才是科技落地的分界线。
从这一届人工智能大会看,吉利不再只是口碑里的“踏实家轿”,也不是只在中低端市场死守的位置玩家。他们正用全域AI体系铺就一条属于中国科技企业的智能化新路。讽刺的是,以往车企拼广告找明星,如今拼的是“CPU算力”、大模型参数、端到端AI能力。谁说汽车行业不性感?谁还敢说“中国品牌只会造便宜车”?事实就是,如果你理解未来科技版图,有些玩家已经站在巨人肩膀上踮起了脚尖。
结尾不如扔个问题:下一个十年,谁才会是“最懂你的智能出行伙伴”?是豪华车巨头,还是这个披着理工生外皮、心里其实注满野心的吉利?世界变动太快,唯一不变的,是吉利对AI下注的决心。或许,有一天你和你的车,也会实现灵魂交流,互诉衷肠,只是那一刻,请别忘了:这一切从今天的AI浪潮启航。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