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说吉林德惠市出了个新政策,说从9月1日起,老年人免费坐公交得避开早晚高峰。具体是早上5:50到8点、中午11点到13点,还有下午4点到5:50这几个时间段不让免费坐。这政策刚发出来三天,8月13号突然又说不执行了,公交公司直接贴通知取消。这事听着挺奇怪的,为啥说改就改?
其实原因挺复杂的。首先,很多网友觉得公交挤不是老年人的问题,明明是车不够用,为啥要限制免费人群?还有人说,公交公司可能想省钱,因为老年人不花钱坐车,公司运营压力大。但反过来想想,老年人免费乘车是国家给的福利,突然限制是不是不公平?
德惠这次政策最让人看不懂的是太突然了。没提前问过老年人,也没开过听证会,直接发通知就推行,结果三天就被骂翻了。有网友说:“政策像开玩笑,说变就变,老年人白担心了。”其实很多城市早有类似问题,比如上海试过给错峰出行的老人发补贴,而不是直接限制,这样既缓解拥堵又不伤感情。
说实话,这事暴露了小城市治理的短板。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年人出行需求只会增加。德惠要是真想解决问题,得想想怎么多买几辆车,或者调整班次,而不是把矛盾推给老人。另外,政策出台前得先听听老百姓的意见,别光靠自己猜。
现在全国都在搞适老化改造,公交系统更得提前规划。比如日本有的地方给老人发优惠卡,但鼓励他们错峰出行;挪威一些城市专门给公交加宽车道,减少堵车。德惠要是学学这些经验,可能比临时限行靠谱多了。
总之,这事给其他城市提了个醒:政策不能光靠拍脑袋,得用数据说话,还得让老百姓参与。不然像德惠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谁都不满意。
声明: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因图片使用侵犯了他人的版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