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聊点儿扎心的。
一台改装哈雷,冷不丁地把国内摩托车那点儿“憋屈”事儿给抖搂出来了。
山西那地儿,高速口要扒掉禁摩牌子了,摩友圈直接就沸反盈天。
明面上看,是交通部门动了个小手术,可暗地里,摩托车那点儿路权,又被拎出来遛弯儿了。
西班牙那家“Lord Drake Kustoms”,路子真野,一台哈雷883,愣是给捯饬成攀爬者(Scrambler)范儿,还抹了宝马M4赛车的涂装,这波操作,够骚气。
更绝的是,这“幺蛾子”还在欧洲的哈雷改装趴上拿了奖。
一台“破烂儿”能拿奖,说明啥?
说明人家那地儿摩托车文化是真野蛮生长。
再看看咱们这儿,摩托车仿佛天生就带着点“镣铐”。
你说这拧巴不拧巴?
一边厢,咱们是摩托车制造大户,满大街窜的电动车,说白了也是摩托车的变种。
另一边厢,一堆城市“棒打鸳鸯”,禁摩禁得那叫一个干脆利落,或者给摩托车出行设一堆“绊马索”。
这又是图个啥?
一种论调,当然是为了“道路清朗,天下太平”。
摩托车事故率是高,这没毛病。
可要是把板子全拍在“摩托车天生危险”上,是不是有点避重就轻?
开摩托的,骑行习惯咋样?
道路规划,有没有给摩托车留点儿“活路”?
管理部门,有没有好好“调教”过摩托车驾驶员?
这些,是不是更值得掰扯掰扯?
换个思路,禁摩,真能让交通立马“丝滑”起来?
悬!
少了一辆摩托车,说不定就添了一辆铁皮疙瘩。
汽车占地儿,可比摩托车豪横多了。
而且,不少骑摩托的,就是为了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梗阻,或者腰包不鼓。
禁摩,是不是也变相地剥夺了人家选择权?
还有人觉得摩托车碍眼。
这我就不敢苟同了。
摩托车也是个交通工具,也是种文化符号。
像“Bultracker 05”这种改装车,简直就是移动的艺术品。
要能好好引导,规范管理,它完全能给城市添点儿彩。
当然,放开摩托车,肯定会冒出些新问题。
比方说,怎么管好那些“油门拧到底”的骑士?
怎么优化道路设计,让摩托车跑得更安全?
怎么平衡各方诉求,避免激化矛盾?
这些,都得咱们动动脑子,积极想辙。
说一千道一万,山西这回摘牌,算是个好兆头。
但更要紧的是,咱们能不能趁这机会,好好审视下摩托车路权这事儿,能不能拿出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政策,让摩托车,别再当“边缘人”。
别到头来,好经念歪了,反而惹得一身骚,那就真叫人泄气了。
就像前头说的,任何对摩托车有利的措施,都得大家伙儿齐心呵护,不然,一不小心就南辕北辙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