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女性魅力教程和汽车广告缝在一起,是我今年见过最尬的营销
刷到一篇神文,前半截还在教女人怎么变得“骚骚的”才有魅力,要嗲声嗲气穿性感内衣;后半截啪地甩出奥迪RS4评测,夸它“骚气的瓦罐姿态”。这生硬转场把我整懵了——现在卖车都得先给用户上情感课了?
这波操作堪称当代互联网营销的行为艺术。作者用一瓶502胶水,硬把“女性魅力”和“性能瓦罐”粘在一起。潜台词呼之欲出:买了这辆“骚气”的车,你就能拥有那样“骚气”的女人。这物化女性的算盘,打得比RS4的V6发动机还响。
真正的圈内人都懂,RS4车主要的是“低调的嚣张”,是既能买菜接娃又能下赛道劈弯的生活智慧。谁会因为一句“排气声骚骚的”就掏近百万?这文案简直在侮辱目标用户的智商。
更讽刺的是,前文一边教女性“不要活在别人眼光里”,一边给出具体到“穿性感内衣、说话嗲声嗲气”的标准化建议。这不叫解放天性,这叫换套枷锁。
现在某些营销号为了流量,真是啥都敢缝。明星表情包当过渡,两篇毫不相干的内容硬凑,这种创作思路本质上就是互联网垃圾。用户不是傻子,这种强行嫁接除了尬出天际,唯一作用就是给我们提供吐槽素材。
所以问题来了:当汽车开始卖弄“性感”,当女性魅力成为营销噱头,到底是谁在真正被物化?是车,是人,还是我们所有人的注意力?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