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周的合资SUV销量榜,看得人直呼刺激! 日系车和德系车杀红了眼,前十名直接五五开。
卡罗拉锐放靠“骨折价”冲上冠军,本田CR-V和途观L紧随其后,奔驰奥迪也挤进前十。
但最狠的是价格——RAV4荣放裸车12.98万,探岳直降5万,奥迪Q5L跌破30万……合资车的价格体系,彻底崩了!
日系车:降价+口碑,通吃10万级市场
卡罗拉锐放这一周卖了3800辆,直接登顶。 这台车原本定价12.98万起,现在终端优惠2万多,10万出头就能买到丰田的SUV,刚需用户根本扛不住。
隔壁本田CR-V也不差,一周卖出3500辆,虽然比去年少了一半,但靠着混动版和燃油版双线作战,硬是抢下第二名。
丰田的“双车战略”更狠——RAV4荣放和锋兰达同时冲进前五,一个主打15万级家用,一个降价到8.78万抢低端市场。
这两兄弟一周合计卖了6500辆,相当于每天卖出900多台。 就连逍客这种老将,降价到9.88万后,销量也稳住了。
但日系车最大的底牌是口碑。 广东一位卡罗拉锐放车主说:“加油92号,保养一次400块,开不坏还省油,这价格要啥自行车? ”这种“省钱省心”的标签,让日系车在三四线城市直接封神。
德系车:BBA带头降价,大众亏本清库存
德系车这周彻底拼了。 途观L以3400辆的成绩冲到第三名,靠的是终端价跌破15万——原本18.68万的车,现在14.99万就能提走。 销售直接放话:“再降就要赔本了,但总部给的指标压着,不卖不行。 ”
更猛的是豪华品牌。 奥迪Q5L一周卖出2500辆,奔驰GLC卖了2300辆,成交价全跌破30万。
上海一家奥迪4S店甚至打出“Q5L首付5万开走”的广告,销售说:“去年这时候还要加装潢,现在贷款利息都贴给客户了。 ”
大众更夸张。 探岳降价5万,裸车价13.69万起;途岳直接砍到11.99万,比国产SUV还便宜。
北京一位车主刚提了探岳,吐槽道:“这车去年卖20万,现在感觉自己赚了,但二手贩子已经拒收这车了。 ”
崩盘的价格:从汉兰达到普拉多,信仰也扛不住了
曾经加价3万排队的汉兰达,现在一周只卖了1000多辆,跌到第15名。 4S店销售坦言:“隔壁理想L6一个月卖1.3万辆,客户进来就问有没有六座和冰箱,我们这车连个CarPlay都要选装。 ”
更扎心的是硬派越野车。 丰田普拉多上周只卖了400多辆,终端价从47万降到27万,还是没人接盘。 一位越野爱好者说:“现在国产坦克500 Hi4-T带电带大梁,谁还买油耗15个的日系老古董? ”
就连德系王牌途昂也撑不住了,一周销量跌到600辆。 上汽大众内部人士透露:“工厂产能砍了一半,现在主要靠出口俄罗斯续命。 ”
暗战背后:合资车和国产车的生死线
这场价格战的导火索,是国产新能源的碾压。 比亚迪宋Pro DM-i冠军版直接把插混SUV打到12.98万,比合资燃油车还便宜1万。
长安、吉利也跟风狂卷配置——15万级SUV塞进L2辅助驾驶、全景天窗和8155芯片,合资车的中控屏却还在死机黑屏。
但合资车也不是没底牌。 山东一位大众销售说:“很多客户是从国产电车转过来的,冬天续航打五折,跑长途还得加油车。 ”江苏一家丰田4S店甚至打出“换电池够加10年油”的标语,专攻新能源焦虑。
最戏剧性的是豪华品牌战场。 奥迪Q4 e-tron降到22万,宝马iX3砍到28万,但一周只能卖200多辆。 销售自嘲:“现在买BBA电车的只有两种人——不懂车的和公司抵税的。 ”
消费者躺赢? 抄底时机来了
现在的合资SUV市场,堪称史上最混乱时刻。 广州一家二手车商说:“三个月前收的途观L,现在亏2万都卖不掉。 ”
但这对消费者反而是机会——湖北一位车主刚用19.8万拿下奥迪Q3,比指导价低了7万;成都大学生用父母给的15万预算,意外提走了探岳顶配。
不过,疯狂降价背后也有风险。 某德系品牌4S店被曝出“降价车简配”——原本的电动座椅换成手动,车机芯片从高通换成国产。 销售理直气壮:“都便宜5万了,还要啥手表?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