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科技遇上传统服务思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小鹏汽车最近曝出的"门夹脚"事件给出了令人意外的答案。一句"门夹到你还是你夹到门"的质问,不仅让消费者寒心,更揭开了新能源车企光鲜外表下的服务困局。
危机公关背后的"套路解析"
小鹏汽车的官方声明堪称教科书级的危机公关模板。"严肃处理涉事人员""全国强化服务培训"等标准话术一应俱全。但细读之下不难发现,这份声明将问题归结为"个别员工言论不当",巧妙地回避了服务体系存在的系统性缺陷。
这种"切割策略"在危机公关中屡见不鲜:一方面果断处理当事员工以平息众怒,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培训"的承诺展现整改姿态。然而同样的话术在多次危机事件中重复使用,消费者早已产生"公关疲劳"。
高科技创新与低水平服务的矛盾
事件背后折射出新能源行业的普遍困境:在疯狂追逐技术创新的同时,终端服务水平却严重滞后。当车企将绝大部分资源投入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前沿领域时,门店服务仍停留在传统4S店模式。
更令人担忧的是服务意识的严重缺失。从录音中"你不来门就不会坏"的逻辑可以看出,部分新能源门店将责任推诿视为常态,完全背离了服务行业"客户至上"的基本原则。这种思维定式在快速扩张的新能源渠道中尤为突出,暴露了企业管理体系的深层问题。
重构服务DNA是破局关键
真正的品牌建设不能仅靠科技亮点吸引眼球,更需要构建与之匹配的服务体系。新能源车企必须认识到:展厅里的高科技装置只是表象,而员工的服务意识才是核心竞争力。
就像业内人士所言,最智能的系统应该是对人的理解。当感应门能自动开合却识别不了消费者的需求,当销售顾问精通参数却说不出暖心话语,这样的用户体验注定是冰冷而割裂的。
此次事件为整个新能源行业敲响警钟。在市场逐渐成熟的今天,服务体验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那些只会道歉不会改进的企业,终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黯然退场。重建消费者信任,需要的是真诚的态度和切实的行动,而不是漂亮的公关话术。
全部评论 (0)